解决交通违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态化执法,尽管执法强度有时急切、有时缓和,但无论怎么样,从当前省运会举办的需要看,文明执法都是绕不过的实践追求。
提升贴近民众的热度。随着城镇化加速,大量村民进入城市生活,习惯和意识差异,需要执法部门务实对待。不妨深入社区小区,与市民广泛交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在体察、接近过程中,宣传政策法规,发动群众。倘若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根棍子打到底,一味地抓、查、罚、堵,容易推动执法问题不断凸显,让省运会的治安压力大增。
发挥单位带动的强度。因为单位员工便于管理和引导,也利于发挥示范带动功能,只能抓紧不能放松,所以要进一步发动单位参与省运服务保障,与各单位签订省运期间文明守法协议,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动力,让城市几十万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进入各个街道社区,通过自身遵规守法行为,影响带动小区、社区、街道周围更多的人群。
掌握社会接纳的力度。省运期间交通量大,执法需求增加,各种力量的调用要讲究刚柔相济,把宣传、执法融合起来,营造和谐氛围,但是也要讲求实际效果,比如让交通违章者严肃举牌、做些违章记录等等,可以发挥警示、辐射和促进作用,但对于一些不严肃不认真接受处罚的情况,就要用异地教育、训导的方式,才能避免不良公共效应。
拿捏融入省运的幅度。做好各种执法方案、预案,安排好各种力量,保持岗位正常运作,让执法在紧要处着力、在关键时彰显,平时让执法人员适度融入省运会热烈、祥和、幸福的氛围、与民同乐,也能欣赏到省运健儿的时代风采,保持内紧外松,才能够达到服务保障效果,群众也易于接受,外界也更会看好,无疑能为湛江发展的美誉度加分。
做好省运会执法,标准高要求严,执法队伍辛苦,群众要理解,才能处处配合、松紧有度、相得益彰,让我们的城市在改革开放发展中展现美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