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对 “爱心奶奶”不该止于点赞

2015-07-28 09:08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宋维宙

    近日,第五届广东省道德模范及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公示,本报曾多次报道的吴川“爱心奶奶”榜上有名。 今年77岁的张泽民是吴川市房产局退休职工。几十年来,她和丈夫用297万元积蓄接济社会各界弱势群体,多次深入湛江、茂名、广西等地山区对贫困孩子进行教育及扶贫,一直乐此不疲。2014年,丈夫去世后,张泽民仍然一如既往地关爱孤儿、残疾、特困病重者的生活,把对丈夫怀念之情寄予“扶贫济困”征途上。(7月27日《湛江日报》)

    读罢这则消息,笔者不禁想起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是的,一辈子做好事,要用非凡的耐心去坚守爱心阵地,守望需要帮助的人。试问,真正能做到这样的,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呢?令人欣喜和感动的是,“爱心奶奶” 张泽民做到了——她几十年如一日,就算丈夫去世后,也能奋斗在“扶贫济困”征途上。这样看来,“一辈子做好事”对 “爱心奶奶”来说,并不算难。无疑, “爱心奶奶”做了我们很多人做不到的好事,精神可嘉。她值得我们点赞。但笔者以为,对 “爱心奶奶”,我们不该止于点赞。我们要向 “爱心奶奶”学习,坚守爱心阵地,让大爱伴随我们一生。这样,是对“爱心奶奶”的有力支持和真诚反哺。应该相信,乐于向 “爱心奶奶”学习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就会始终充满温情,充满爱意,充满向上的力量。

    笔者以为,向 “爱心奶奶”,要从力戒“为做好事而做好事”的形式主义开始。近年来,一些“爱心活动”就像“一阵风”,来匆匆,去也匆匆,没有真正帮到需要帮助的人,甚至还制造了“越帮越忙”的闹剧,饱受公众诟病。可以说,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爱心活动”,和“爱心奶奶” 坚守爱心阵地的善举相比,明显是缺少了诚意和耐心。因此,捧出自己的诚意和耐心,向“爱心奶奶”学习,尽自己所能,从行好“小善”做起,持之以恒,我们才会走出“做点好事”就轻易自满的怪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