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至31日,88名湛报小记者参加黄埔军校军事知识夏令营,当了一回“小军人”,近距离接触军事科技,接受军事化训练。5天4夜的“军旅”生活,小记者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吃苦耐劳和团结友爱,磨练了意志,培养了独立能力。(8月4日《湛江日报》)
读罢这则消息,笔者想,参加黄埔军校军事知识夏令营的湛报小记者们,一定吃了不少苦。但如此吃苦,会令他们受益。孟子说过:“生于忧患”。就是说,艰苦的生活环境能够锻炼人的坚强意志,激励人不断地进取。军事知识夏令营,正是为小记者们营造艰苦的生活环境,以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激励他们不断地进取,让他们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因此,在生活条件优越的今天,让孩子们参加像军事知识夏令营这样的活动,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的确很有必要。但夏令营,仅是为实施吃苦教育搭建的一个平台。要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吃苦教育,我们务必要搭建更多平台。笔者以为,应该在幼儿园、中小学设置专门的生活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编制相应的生活教材,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创造条件,创设情景,让孩子泡一泡苦水,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融入生活,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父母要主动介入,舍得让孩子吃苦——例如,不妨让孩子当自己工作的“助手”;将孩子送回农村老家,让他们体验农忙耕种的艰苦朴素生活;鼓励符合条件的孩子打暑期工,让他们体验赚钱的艰辛……应该相信,在不违背教育规律、不超越孩子身心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让孩子习惯吃苦,他们会拿到打开坚强人生大门的金钥匙。
说到底,学校、家庭和社会要联动,为对孩子实施吃苦教育搭建更多平台。如此,孩子才有更多机会磨砺自己,学到丰富知识,提升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