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全民健身日”又到了。全省各地正筹划着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与活动,为群众提供一个认识体育锻炼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平台,全民健身热潮此起彼伏、方兴未艾。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群众身体健康意识的增强,群众参与户内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和频率也在逐渐增多。给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身边不少朋友办理了健身场所会员卡、加入到各种各类体育运动协会中,并把体育锻炼纳入自己的常态活动,按照朋友们的说法,参加体育锻炼带来了身心健康的双重效果。显然,我们应该向这样的认识和态度“看齐”。
然而,并非大家都对体育锻炼抱以极大的热情。比如,上班一族抱怨平时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用于参加体育锻炼,一年下来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屈指可数;还有一些群众直言体育场所距离比较远,参加体育锻炼不是很方便。当然,也有些群众对体育活动并“不感冒”。这些都会影响到个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国家设立“全民健身日”,其意义和目地显而易见,健身不仅为了工作,也为了生活。“全民健身”不应是一句空口号,而需要群众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应该说,每个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有所不同,如果能结合实际突出体育锻炼的问题导向,相应地开展和参加体育锻炼,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广大群众不妨全面梳理自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为自己做份体育锻炼的小结,以期在日后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全民健身日”仅是一个节日,并非体育锻炼的开始或者体育锻炼的结束,参加体育锻炼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态度;群众当做好每个时段的体育锻炼计划以及体育锻炼小结,练就一个令人羡慕的健康身体,给力日常生活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