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吴川市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工作创出“精准扶贫”新路,做法被上级肯定并推介。
该市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在22条贫困村开展,在广州市4个单位、湛江市19个单位、吴川市13个单位对口帮扶下,该市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强力度,更有效举措,积极探索出“精准扶贫”、“造血型”扶贫方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做法一:扶贫重视力度精准。该市将新一轮扶贫 “双到”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市四套班子领导及法、检两长分别挂到22贫困村,挂钩帮扶1-2户贫困户。做到机构、人员、措施、资金、项目、责任“六落实”。
做法二: 扶贫思路定位精准。该市22条贫困村驻点工作组,选拔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经验丰富,善于组织谋划,敢想敢干的干部组成。党员干部挂村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干部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工作实效明显。
做法三:扶贫方法措施精准。坚持“运足内办,借助外力,凝聚合力”,动员各有关单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扶贫开发事业,重点解决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问题,扶持学校建校舍。
做法四:扶贫创新工作机制精准。借助外出务工经商人士的优势,形成社会合力,为贫困村解决经济项目资金来源,为贫困户解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就业,年年有收入”,以“项目帮扶,就业帮扶,救济帮扶”为抓手,以先脱贫后致富,先输血后造血,先培训后就业”为扶贫工作新思路。
做法五:扶贫考核问责制度精准。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检查、一年一评比”的考核机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对挂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单位和人员进行考核,把“双到”工作年度考核结果列为镇(街)年度经济考核的内容。对后进单位实行问责、约谈,促后进赶先进,营造出你追我赶的良好社会氛围。
该市扶贫“双到”工作创出“精准扶贫”新路,为确保2015年内全市22条贫困村及村内贫困户达到省提出的扶贫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