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豪车旁最吸睛的车模,仅仅挂着几片布条条,就寻思:衣服,有时候不是用来“蔽体”的,相反,倒是诱惑你拿掉它。语言也是这样,能够表明心迹,也能够掩盖心迹。“表意工具”的定义真叫准确,撒谎不同样是“表意”吗。
所以,8月15日,看到有网友为日本天皇的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日谈话“点赞”——“感觉这个谈话是积极的”,笔者并不赞同,充其量是“表示一点点谨慎的乐观”。
不错,诚如我主流媒体报道说的:日本天皇的致辞中,出现了“回顾过去,怀着对先前大战的深刻反省”的字样,此前天皇从未使用过这一表述。这当然“表述了希望战争不再反复的心愿”。然而,安倍首相同时就有“日本一直以来都珍惜和平、憎恶战争、坚守自身”的总结。一贯正确了,还“反省”什么、有什么必要反省呢?更何况,安倍这二次上台后同类追悼仪式上的第三次致辞,偏偏只字不提历代首相都会提到的日本在战争中对亚洲诸国的“加害责任”。
所以,我们只能认为,天皇小心翼翼地吐出来的一丝丝忏悔,立即又被首相大人舔了回去。《论语》曰“听其言观其行”,对于日本右翼当局,则是需要“听完A言听B言”再观其行也。
虽然篇幅有限,笔者还是想做一点比较。去年7月底,笔者去了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著名景点“鹰巢”别墅。这“鹰巢“落户阿尔卑斯山脉上,海拔1881米,1938年希特勒的心腹马丁•鲍曼下令建造,是希特勒50大寿的贺礼,现在成了个餐厅。
值得重视的是:介绍景点的汉语导游手册21个小标题,第一个就是“专政的阴暗面”,文字全是忏悔,达1200字之多。开头是:“超过五千万人战亡,六百万人死于集中营,一千八百万人被驱逐,在逃亡中继续有三百万人死于被谋杀、饿死和冻死。无辜的人们因野蛮残暴的纳粹政权而受罪……是什么令一个在20世纪有高度文化的民族,背上这么沉重的罪恶?这个谜题会长久地跟随我们,我们虽然不断地探索,但真正的谜底距离我们还是很遥远。我我们没法将这种过错挽回,但我们可以阻止新过错的重演。”结尾是:“感谢政治上的远见和宽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又重新得到世界上的注视和尊重。……在我们的宪法第一条款:德国公民声明,每个团体将以不侵犯及不转让人权为基础,维护世界和平与公道。”
这不是政治文件,不是历史教材,不是国家的白皮书,而仅仅是一个景点介绍。
所以,笔者明白了为什么会有德国人自愿去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种花种草,为父辈赎罪。为什么1970年12月,勃兰特总理在寒风中跪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真诚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他是资深反法西斯战士,完全不必下此“世纪之跪”,但是,他替需要下跪而尚未下跪的同胞跪下了。他得到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德国青年举着火把到他的宅第欢呼,因为有了这样的政治领袖,自己与后代不会再做罪人或炮灰。
相比之下,让日本权贵说出“深刻反省”四个字是多么地艰难啊。
所以,退一万步,仅仅在“修辞立其诚”一端,日本也应该向当年的“盟友”进修半个世纪。
70年前的8月15日,同盟国宣布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兹坦公告》。殊不知,96年前的1919年,还没有打仗,鲁迅就说过这样的话:“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