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的重奖励成为社会常态,对于高考学子来说,成绩好的学生会认为理所当然,受之无愧。如果在各地方状元或尖子生奖励的横向比较中,他们认为奖得不够多就觉得不合理,他们也不买帐;大多数无缘奖励的学子,不管是差一分还是差300分的,这些孩子已经一起负出了努力,他们的心理也不平衡。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是家庭条件较差的寒门子弟,他们或者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同早就输在起跑线上,就会认为这个社会对于他们的不公平,所以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就更加不买帐!
如果各地政府和老板转变奖励形式,把重奖高考状元或尖子生的大部分资金用来奖励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特别是享受低保的家庭),帮助这些寒门子弟完成学业。各地的高考状元或尖子生以政府的精神奖励为主,金钱和物质奖励为副,这种奖励将会更大发挥各地老板反馈社会的正能量。这种寒中送炭的奖励才是商家最美的善意!去年4月25日,吴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招励带队来到黄坡镇林屋村委会进行“好人好报”村(居)行活动,当地老板冼林海先生在活动现场捐资30万元,用于吴川市2014年高考的100位寒门弟子的助学奖学金,我觉得冼先生就是想贫困学生之所想,急贫困学生之所急。这一种助学,没有半分的功利,虽然30万可能还不值半套房产,但所产生的社会良好效应是可以预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