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近日,赤坎区百姓村举行高考优秀学子表彰大会,对高考优秀学子予以重奖。除对考上清华大学的陈声健奖励20万以外,还对其他考生给予5000元至50000元不等的奖励。(8月17日湛江日报)
这则新闻最为吸人眼球的是,给考取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陈声健奖励20万元。这次,百姓村人无疑书写了尊师重教的“大手笔”,营造了浓厚的育人社会氛围,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据报道,今年百姓村考上一本5人、二本3人、专科13人、全日制研究生1人,其中陈声健以理科687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改写百姓村没有学子考上清华大学的历史。百姓村人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为培养好子孙后代,执意把励志奖学金方案列入村民自治章程,作为村中一件“要务”来抓。
正是因为百姓村有着这种奖教奖学的激励机制、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浓厚的育人社会氛围,才使得如今的百姓村多出人才。
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高校均有奖教奖学、减免学费、助学贷款等相关助学制度,但是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远远不能满足千千万万家庭的现实需求。
像百姓村这样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建立励志奖学金,举社会之力扶助莘莘学子,不但是对国家助学制度的有益补 充,而且营造了浓厚的育人社会氛围,无疑对国家人才培养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就是科学技术。诚然,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人才的培育。因此,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务必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而要培养好人才,良好的育人社会环境可谓不可或缺。
在此,期盼像百姓村这样的奖教奖学“遍地开花”,让尊师重教在社会上蔚然成风,力促国家多出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