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烂片收获了票房,就不要来谈经验了。”无奈这事儿你还真是气也白气,那“裤裆藏雷”的戏,收视率恐怕低不了,女主角因此仰起高傲的头:“我很开心得到了导演的认可和编剧的认可。”
当然,片子禁播,“开心”歇菜,不困难。然而,如果这种“烂得有理”的无耻理论开拓到官场,就不是一禁了之的事情了。
例如“升迁无望于是腐败”论,几乎每个月的新闻里都有复习,属于反腐领域的“保留节目”,但是硬是络绎不绝。两个月前的消息称:河南省安阳市原体育局局长吴书太,“感到仕途的顶点了,升迁无望”于是放开手脚敛财,而且手段颇为原始:买鱼缸、瓷器、肠胃药、茶叶、手机、按摩椅都拿到单位报销。日前中国新闻网消息:湖南岳阳临湘市原市长龚卫国因吸毒被查,原因还是“2013年临湘市委书记调离临湘,龚卫国并未顺利补位,怀才不遇,从此自甘堕落,在毒品中寻找安慰”。一审获刑20年的蚌埠原副市长刘亚曾说的更明白:“我在蚌埠担任了十年副市长,历经两次换届,但自己一直没有得到调整。这使我灰心丧气,理想信念开始动摇……”
看来这“升迁无望”真是罪大恶极,直接导致了个别官员“官场损失市场补”。那么,如何让这些“公仆”安心为“主人”服务呢?难度不小。因为几个副市长才有一个扶正,“升迁无望”绝对是“新旧一贯常态”。于是,按照以上诸位的理论,贪腐无可避免,因为做官就是要“升迁”,没商量。
窃以为此种“蝎子蜈蚣”理论至少有三大谬误。
一是侮辱了我党宗旨。毛主席说:我们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官员在入党、竞岗、民主生活会之际都明确表示过:提拔与否一个样。为什么官做大了就变了样,就那么容易地失去了信仰呢?最糟糕的是其“导向”,各级干部都唯“升迁”的马首是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能够是一句空话。
二是嘲弄我干部素质。我们有理由相信,绝大多数的干部是能够忠于职守,严于律己的。而这个别的“老鼠”会导致群众认为“汤”已经变味,造成极坏的影响。习近平同志说:“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贪官腐败不仅是“不为”,而且是“败坏”声誉的“乱为”,是对干部为人底线的亵渎。
三是戏耍群众智商。多少有一点道德常识与逻辑知识,都会明白:那种吸取民脂民膏的巧取豪夺是社会渣滓才会做的坏事丑事,是道德败坏的品质恶劣,与“升迁”并无直接联系。败类们不升官也照样贪腐,因为早已不要廉耻。说穿了,“升迁无望”不过是荒唐的“理由”,老百姓没有几个人相信。
鲁迅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其所以要升官,只因为要发财,升官不过是一种发财的门径。所以官僚虽然依靠朝廷,却并不忠于朝廷,吏役虽然依靠衙署,却并不爱护衙署,头领下一个清廉的命令,小喽罗是决不听的,对付的方法有‘蒙蔽’。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有些人译俄皇为‘沙皇’,移赠此辈,倒是极确切的尊号。财何从来?是从小民身上刮下来的。小民倘能团结,发财就烦难,那么,当然应该想尽方法,使他们变成散沙才好。以沙皇治小民,于是全中国就成为‘一盘散沙’了”。
所以,“升迁无望于是腐败”论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你的“官运不济”就有资格报复社会,我的副教授提不了正教授是不是可以乱收费?医生晋级无望是不是可以乱开方高收费?生活在贫困线下的草根百姓是不是都可以去抢劫?因为人家的“生活无望”比你可悲得多。
建议:凡是再说“升迁无望于是腐败”者,因为入党动机与从政动机不端、检讨犯法原因搪塞应付而罪加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