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大的学生们在越王祠参观,寻找南三文化。郎树臣 摄
民俗之美
传统民俗保存完整
南三岛渔耕历史悠久,岛上不光自然风光迷人,而且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多元,是一方具备着独特民俗的海岛。
南三岛迄今仍保留着较完整的民间民俗。除全国统一的传统节日外,南三岛还有一些独特的传统节日。“送正穷”节:一般是农历正月二十九日送“正穷”,做艾籺吃,寓意送走贫穷迎来吉利富裕。“土地公”神诞:农历二月初二为“土地公”神诞辰,人们做众拜祭,做大戏或鬼仔戏庆贺,祈求保佑六畜兴旺,平安吉利。“三月初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农家炒豆炒米,寓意清除虫蚁等,以保护农作物获得丰收。年例内容丰富,场面壮观,充满原生态元素,是南三岛独特的海岛民俗文化。
木偶鬼仔戏、民间舞蹈跳十番是南三民间文化的代表,极具有传统性、广泛性。
南三有“木偶之乡”美誉,明朝万历年间,已有木偶演出记载,其中单人木偶最为广泛普及,俗称“鬼仔戏”。每场戏登台的木偶一般有20多个,其表演操作,配唱念白,敲锣打鼓,挥刀舞剑,从头到尾均由单独一人完成,令人叫绝,至今乃在民间盛行。
“跳十番”是南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三岛128个村中,唯新村独有。十番是乐队反复演奏先人传承下来的乐曲,表演者跟着音乐节奏轮番演出,变化舞步、套路和造型,跳十番的表演粗犷古朴,乡士气息浓郁,充满原生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