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也有难处 还背着考核呢
似乎让运营商降点儿费用比登天还难,他们的做法也更像是在打太极。直到今年7月,工信部公开承诺10月底前后完成全国范围内宽带降费、提速及手机流量月底不清零的目标,这也意味着总理的倡议终于有望在半年后真正落实。
显然,这一政策对运营商的利润有比较大的冲击,不过总理都发话3、4个月了,流量不清零或者说降费这件事,真的那么难办吗?这里我们或许要找一下根本原因。其实一直以来,我国的资费是在持续下降的,今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以主流的1GB和2GB流量包为例,中国移动流量价格要低于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主要运营商40%-70%。
如果说“降费难产”背后的问题,应该是运营商的盈利目标不无关系。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三家运营商都是国资委下属的重点央企,各自背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利润的目标,任务完不成考核就不过关,而且受OTT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企业利润已经持续下滑。一面是较高的考核目标,一面是面对不断施压,运营商的日子也是越来越难过。饭要一口一口吃,政策率先出台,降费要一步一步来,好在终于来了。
迫不得已 虚拟运营商虎视眈眈
其实,如果运营商继续打太极,不只是考核难完成,后面赶上来的虚拟运营商也会让他们更不好受。与运营商这头“大象”不同,这些企业的战略更为灵活,也没有严苛的考核目标,因此可以放开手脚行动,招招都打在运营商的软肋。拿蜗牛移动来说,他们的口号是“免月租,无套餐,不清零。”苏宁互联的广告是“无套餐,让你摆脱套餐束缚,用多少算多少。”阿里通信是“用多少,花多少,不再纠结套餐。”可以说,都是看准了自由、免月租、不清零这几个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与运营商相比,虚拟运营商还属于新兴行业,知名度和普及率尚待发展,不过随着一波又一波的优惠上线,以及与电子产品或服务打包售出的新型销售模式,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毕竟消费者不会管你什么考核,便宜好用就是硬道理。
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透露,国内虚拟运营商企业正在准备或已经提交了相关材料,工信部收集材料后会进行评估,评估通过的虚拟运营商将获得正式牌照。他表示,国内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数在1100万左右,月增量在200万左右。按照这样的增速,年底能够达到1800万、1900万左右。
虽然虚拟运营商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信号基站需要租借基础运营商设备,要看别人脸色,不过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更实惠的方案还是买账的。面对上有政策的施压,下有虚拟运营商的追赶,三大运营商的“流量不清零”已经是不得不为之。
【新闻背景】重磅!移动/联通/电信确定单月流量不清零
流量不清零这事说了很多次,但三大运营商依然我行我素。
现在,来自三大运营商的内部消息显示,自10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将正式面向手机用户全面开放套餐内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用户当月剩余流量可转存至下月继续使用,三大运营商将在本月稍晚些时候发布官方消息。
此外,报道中还强调,本次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自10月1日起面向所有手机用户默认开通,用户无需再单独申请。
据悉,流量不清零服务仅限于当月剩余流量转至下月使用,且下月优先使用上月未用完的流量。
大家感慨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