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祖先留下的一句古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寓意深刻,教益深远。可谓放之诸朝而皆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就和这一古训一脉相承。那可还是封建帝制的家天下,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常照“群众满意”这面镜子,自觉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走群众路线,注重自我提高,确保群众满意。
“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民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勤劳与朴实的美德,体现着团结奋进的精神,饱含着无私奉献的大爱。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常深刻反省,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自己能否尽到本分,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在荣誉和利益面前,自己是否甘愿让步,做到“后天下之乐而乐”。当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反思是否尽到责任、工作有无失职;当群众的呼声得不到回应时,是否做到积极回应、及时地开辟征求意见建议平台、讲求民主;当群众不愿意配合时,要真诚相待,不设一言堂。
照好“群众的镜子”,要弄清楚“依靠谁”,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真正相信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命之源、力量之本、执政之基、工作之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谦卑之心对待群众,以公仆之心服务群众,以敬畏之心尊重群众,以虔诚之心依靠群众,以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所做工作的成效,树务实之风,行清廉之政,取为民服务之效,这才是党员干部的真正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