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官员的懒政怠政必然遭到问责

2015-09-30 11:53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邱杰
  近日,新华网披露:全国有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的处分,其中地厅级41人、县处级139人。这是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主要是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延、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方面的懒政怠政不作为典型问题。

    老百姓常言道:“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简单的俗语道出的是群众心声。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实是另一种形式的腐败,既在一定程度瘫痪行政服务机构有效运行,又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为群众深恶痛绝。懒政怠政不破除,行政效能就提升不起来,党风政风就无法根本上好转,所以,治理官员的懒政怠政和惩治官员的腐败一样重要!

    此次国务院大督查问责公布清单已是第二批,是针对懒政怠政进行一强力整改工作中新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既彰显了中央督促行政效率提升的决心又以现实的成绩鼓舞了民心,同时也是对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的警告、鞭策。对于懒政怠政,中央的态度是零容忍,发现一起,必然会问责一起,那些抱着“我是来打酱油的”心态的干部得过且过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很明显,从严治党下的公职岗位,绝不容忍那些“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的尸位素餐者,更不容忍吃着公粮的乱作为者。

    国务院大督查,成效显著,颇得民心,关键在于措施得力,有相当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是核查和审核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锁定在资金沉淀、项目拖延、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典型问题上,使督查问责有的放矢。二是组织得力、依法合规、程度严格,使得引次大规模的核查和审核依规依法进行,不受任何干预,保证了核查和审查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公正性,使问题不被遮掩,一一暴露。三是问责的板子打在关键地方,让责任机构和负责人员感到了“痛”。对问责人员,给予行政记过、行政警告、诫勉谈话等处分,让觉醒的官员知耻而后勇。

    官员的懒政怠政必然遭到问责,一些地方懒政怠政不是短时间内偶然产生的,存在滋生的制度性土壤,督查问责必须抓常抓长抓深。对于核查和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问责责任机构和负责人是必要的,有利于产生震慑和警告。但问责只是手段,不是核查的目的,督查懒政怠政也不是简单一查了之。问责之后,更需深究问题出现的根源,顺藤摸瓜,把造成问题背后的因素摸清楚,是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还是存在制度性的缺陷导致?关键在于破旧立新、建章立制,消除懒政怠政的制度性土壤,构建激励能为、敢为,有效激发行政效能的科学督政机制,公务员这一一匹“马儿”才会跑得飞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