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22号强台风“彩虹”正面袭击湛江,对我市造成严重影响。台风过后,城市一片狼藉、满目疮痍,市区交通瘫痪、供电供水断绝、群众财产损失惨重等,让人不得不感叹:彩虹本应美丽,如今却肆无忌惮,成了不折不扣的破坏者。
4日开始,朋友圈满是“彩虹”的消息。本地主流媒体积极客观、真实报道台风最新情况,而身处台风影响之处的朋友直呼台风无情,甚至把“彩虹”与1996年强台风进行对比;笔者国庆期间虽未在这湛江,但通过与亲朋好友电话联系,得知家乡遭受了很大的创伤,移动电话有时都难以拨通。同时,透过本地主流媒体,我们可以看到城市伤痕累累,湛江宝钢基地和湛江奥体中心也未能幸免,很多城市建筑遭受破坏。这些都在说明了一个事实,"彩虹"破坏力很大,城市救灾复产工作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
救灾复产刻不容缓,灾情就是命令。台风"彩虹"登陆前后,我市严阵对待、科学组织抢救。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官兵和社会力量,积极消除道路障碍,清除灾痕行动迅速有序推进,千方百计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利益保障。群众或自发组织抢救工作,或在台风中不计个人得失,为别人提供便利和力所能及的帮助,演绎了一段共同抗击"彩虹"的赞歌。
大灾大难中,湛江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心态积极应对,努力恢复生产和生活工作。笔者留意到,在媒体报道中,(市民)"主动清理、自觉加入、排队购物、积极协作"等关键词,重复出现、使用频率高,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台风中风雨同舟、奋勇前进,阳光总会在风雨后。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5日上午,霞山区爱国街道附近的上千名居民及租户陆续赶至洪屋八横路霞湖公园南门附近的两幢宿舍楼取水,供居民取水的水龙头均经住户水表计量,但户主未收分文,虽然“想着交水费就心疼,但在灾难面前,实在不忍拒绝街坊取水。”就让我们彼此肩并肩、手挽手,在感动中大步前进,迎接救灾复产的最后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