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据报道,超强台风“彩虹”致广东直接经济损失232亿。湛江是重灾区,“彩虹”肆虐之处满目疮痍,惨不忍睹。灾后重建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考验着各级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耐性,又考验着各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的“韧性”。只有真心实意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清灾后复产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路线,才能战胜这样惨重的自然灾害。
中国自封建王朝起,就有扶危救困的优良传统,遇到自然灾害,就是地主商贾也纷纷为灾民施舍粥饭,官府更要开仓济粮。在灾害之年,很多反映灾情不实,救灾不力的官员,都会被严厉惩处。乾隆做皇帝的时候,就对积极救灾的官员进行褒奖,对救灾不力的官员严厉惩处。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各级政府和部门就是按照这个思想,做好为人民谋福祉的具体工作,而各级党员干部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者和公仆。在超强台风造成的严重灾害面前,各级党员干部首先要想到人民群众怎么样了,会不会有事情,房屋、厂房损毁得怎样?有没有能力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各级政府怎样的扶持?都是令后灾后重建中,各级人民政府的人性化思维。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底线,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要将人民群众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认真进行梳理和解决,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员干部的力量,感受党的温暖。
对灾民没有担当和责任的党员干部,必然是自私自利的!必然脱离群众!在重大灾害面前,还在计较个人的得失,还在打自己的小算盘,甚至趁机捞一把,发国难财。这样的党员干部,必须受党纪政纪的严厉惩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管理党员的纪律处分条例,并在发展壮大中,成立了各级纪律检查和惩处机构,就是要惩处这些对灾民不作为或从天灾中渔利的党员干部。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各级党员干部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困难当成了自己的困难,人民群众才有信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工作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