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灾后心理援助刻不容缓

2015-10-16 15:52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谢文标

    超强台风“彩虹”正面袭击我市,疮痍满目,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也给人们心理蒙上了阴影,部分灾民谈台色变,灾后复产重建工作中心理救援不能缺席,而且刻不容缓。

    重大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可导致个体的生理、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严重时可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甚至自杀。重大生活事件具有突发性、高强度等特点,要求人们迅速改变熟悉的生活方式,强度远远大于个体的心理感受阈,使人不适应,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会使个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如台风洪灾、地震、飞机失事、丧偶等重大生活事件对人的打击。

    据报道,超强台风“彩虹”是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份袭击广东最强台风,登陆时中心最大风级达15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40百帕,最大风力超过65米/秒。台风来时,黑云压城,狂风暴雨,伸手不见五指,部分居民感觉到楼房在摇动,部分房屋倒塌,渔船被吹翻,200多万居民断水断电断通讯,街道路面疮痍满目,遍地都是残破树枝、广告牌和各种杂物,受损十分严重。亲身历经本次超强台风“彩虹”的市民回忆起来都心有余悸,谈台色变。毫无疑问,本次台风对部分灾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生活事件,在其心理上蒙上了一层的阴影,急需得到专业的心理疏导。

    同样的风灾,不同时期对人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台风来临时,部分灾民出现身体高度紧张、焦虑,耗费过量的心理资源,导致身体上的疲惫、发抖、失眠、作恶梦、心神不定等;台风过后,如果心理受灾者得不到心理疏导,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再度体验到受灾时的创伤,出现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同样的风灾,对不同人群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易感人群的影响甚大,如人格障碍者、精神病患者、老人小孩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重大生活事件与其成人后的自杀有着密切的相关。

    将心理援助工作纳入灾后重建工作中,针对受灾的严重程度、受灾群体、受灾时段,有计划性开展。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本次超强台风的重灾区、学生、老人等,应寄予相应的物质补助及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时,对易感人群,老人、中小学生、及有精神患病者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此外,对严重者辅之以长期的心理追踪及回访,使其心理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