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前的儿时,有叔叔出题蒙我,问“马路左边一堆草,右边两堆草,合起来是几堆?”笔者老老实实答“三堆”而被判错,因为答案是“合起来是一大堆”。
看到10月23日“江苏扬州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刷新吉尼斯纪录,新纪录结果宣布后炒饭被大量装进垃圾车拉走”的新闻,笔者即刻想起了“一大堆”的故事,顺便记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岁月——1959年9月12日《广西日报》有报道题为《亩产十三万斤的来历》,讲的就是“放卫星”的“惊人纪录”。当然,“记录”不久就成了笑柄,因为纯属造假。
历史总是先演悲剧再演喜剧,这一回的“4192公斤”却是“货真价实”。只是无论旅游局主管也罢,民间团体行为也罢,造势的结果并不如愿,主办方说是“将送往高校食堂和参与的餐饮企业供学生和市民免费享用”,无奈垃圾车的图片赫然在目,学子与市民“享用”之际怕是难以形象思维的。
如此一来,“扬州炒饭”的名声自然廓大了,只是笔者再也不要问津了,因为一提及就会想到“垃圾车”、“有工人站在炒饭上”……
而且,这种“有多大胆炒多大饭”的沽名钓誉,实在会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而毁了“吉尼斯”的名声。炒饭可以“巨大”,那么,蒸饭、稀饭、抓饭、捞饭、肠粉、拉粉、包子、馒头、切糕、肉夹馍……只要是米面原料,哪一个不可以堆出“吉尼斯纪录”呢?昨夜,笔者就梦见了体育馆大小的“虾饺”,吓醒了。
糟蹋了粮食,砸了自己的牌子,败坏了吉尼斯的名声。究竟是美呢,还是丑?
唐人徐凝千古名句曰:“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此“无赖”是褒义词,疑似“你居然霸道地占有了三分之二!”那么细腻、清秀的城市,整出个“垃圾车运炒饭”的噱头,悲夫悲夫!
如今,从上至下提倡节俭,看到大学食堂里扔掉的白米饭,笔者常常心疼不已;“彩虹”过后,不少村民房子没有上盖,稻谷泡在水里,比比4192公斤的炒饭,实在唯有摇首无言。这样的“炒饭胆”,有关部门就不管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