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近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北京昌平区马池口镇农业服务中心原主任张佩山挪用8.21亿元公款用于投资理财,张佩山已被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立案审查。笔者粗略算了一下,1亿元人民币随便存放在任何一间银行吃定期利息,一年的利息大约300多万元,8.21亿元存在银行一年的利息就是2500多万。如果不是东窗事发,这个可能连股级干部都谈不上的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只要是吃上半年的定期利息,也会成了千万富翁;如果把8.21亿元投入股市,碰上象今年上半年的牛市,大盘从二千几百点猛升到五千四百多点,这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一夜之间成了当地10亿富豪,是完全可能的!只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应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俗语。张佩山还没有等来在“理财”中发大财,却把自己赔进了大狱,实在是可悲可叹!
基层的掌钱小官挪用公款投资股票、基金、期货“理财“,冒险博取一夜之间暴富,神不知鬼不觉地捞一把,必将是经济社会小官大贪的新常态,这个案例具有警示作用。一般案发会有两种情形: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监管到位,及时发现。另一种就是“投资”亏本,无法填平亏损的大坑才被发现。如果挪用公款是赢利的“投资”,这个挪用巨额公款的基层小官很快会平账,在单位财务管理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是很难发现的。
基层小官大贪的社会危害是极大的,也是民众最痛恨的。所有的大贪都是由小贪慢慢发展起来的,不是所有的贪都发生在高官身上,基层小官为何也能如此的贪?基层小官与村民关系最密切,村民各种利益的实现都要经过他们之手,“山高皇帝远”,很多地方官员,基层人员由于缺乏监管,其权利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无限放大。在城镇化的今天,惠农、土地的置换、拆迁,房屋安置是常有之事,扶贫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出台,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基层的小官儿终日守着巨额资金度日,在缺乏政策透明度,监管力度难以传导基层一线的前提下,就创造了“小官大贪”成长的必要条件,基层人员面对一线工作,工作量大、难度高、待遇差、被认同感低,面对金钱诱惑难以自控,于是“发奋图强”,在修炼成“精”的路上一路狂奔。而投资“理财”不失为一夜暴富的最佳选择。
基层掌钱小官职位虽小,但责任重大。他们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用得好成为推进基层建设的“正能量”,用得不好就会成阻碍基层发展的“绊脚石”。从张佩山作案情况看,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执行脱节,监督乏力最终导致基层官员目无法纪,挪用巨额公款。这也是现在社会反腐的真正挑战。
总之,要让基层小官知道掌钱的权力是用来为老百姓服务的,不是为自己服务的,更不能为“人民币服务!”平时工作中、公示栏中要切实做到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规范和制约基层小官的用钱行为,那么他们就少了权力出轨的机会,才能杜绝基层小官大贪的事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