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吴川海滨边防派出所自创信息化网格化布警系统

2015-11-12 16:3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冯斐 崔彩玲 通讯员吴颖 李世超

    

海滨所官兵连夜将犯罪嫌疑人送往吴川市看守所。记者冯斐 摄

    日前,经过为期一年多的试运行,由吴川市海滨边防派出所自创的信息化网格化布警系统正式启用。记者了解到,该套系统不但依托高清卫星地图,及时采集辖区鲜活直观的各类信息,还整合了有利于公安工作的各类治安防控元素,进行科学分析预测和科学布警防控,实现警力部署网格化、民警责任清晰化、信息采集直观化、治安防控实战化,是我市基层边防派出所积极探索新型管控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三大功能模块打造警力调配“风向标”

    基层派出所往往容易存在信息不齐全、不直观,民警责任不落实、不清晰,民警流动快、辖区情况不熟悉、息化应用不够等问题。为此,海滨边防派出所于2014年4月立项开发了信息化网格化布警系统,2014年6月正式上线试运行。

    记者了解到,“海滨边防派出所信息化网格化布警系统”以湛江公安边防支队网格化治安管理为模型,以辖区高清卫星地图为依托,分设网格化布警、基础信息采集和可防性警情对比三个功能模块。

    试用期间派出所诸多短板获解决

    试运行期间,该系统运行以来共采集并录入近2万条基础信息,“融合创新”成效明显。该所利用现有公安业务信息采集系统资源,对公安业务工作有用的,现有业务系统没有采集的项目列入本系统采集,做到应采尽采。同时,依托高清卫星地图,标注具体位置,做到信息采集更直观,掌握更方便。

    对于基层派出所大多管辖偏远地区,辖区地广人散、治安复杂,加上警力有限,巡逻防控、走访责任往往难以明确的问题,该系统通过设立的网格化布警模块,将系统与网格化治安管控充分融合,方便所领导统筹掌控布警情况,并进行适时调整,督促民警责任落实。

    同时,对于新民警熟悉掌握派出所辖区治安情况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且不利于警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问题。该系统运用信息化网格化布警系统使分散的信息变得更为直观、辖区分布一目了然。

    该系统还依托高清卫星地图定点采集辖区有利于治安管理的人、事、物,自动分析、快速调用,将过去传统、被动、分散的治安管理,转变为今天信息化、网格化、直观化的治安防控体系,有效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达到了贴近派出所工作实际、操作简单管用、服务派出所实战的目的。

    辖区情况无缝管控,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

    该系统如何实现对辖区情况的无缝管控?湛江市边防支队主要领导告诉记者,该系统通过采集可防性案件发案位置等大量信息,将网格化管控涉及的人、物等要素录入系统,自动对比分析,有利于分析辖区发案规律和防控重点,及时调整走访巡逻路线。通过研判系统对比结果,有选择的在重点部位、重点路段物色信息员、增设警务亭、报警点、宣传栏、推动视频监控、群防组织、保安队伍建设,并与各网、格、组、点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据统计,今年来发动提供各类案件线索80多条,协助破案53起,群防群治效果明显。系统运行以来,辖区“两枪一盗”案件同比下降25%,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采集录入辖区所有视频监控并网接入共享,一旦发生案件,民警可以通过系统监控探头直接查看案发现场,沿线开展精准追踪和设卡拦截。今年3月14日,该所利用系统发现目标车辆行驶路径,成功破获一起团伙抢劫路虎车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曾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系统是警情研判处置中的“作战图”。采集录入重点人、重要人居住位置,便于发展重点人周边重要人对其进行监管帮教;采集录入工地、饭店等从业人员,便于筛选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监管;采集录入重点单位、重点人房屋周边相片、平面图、消防设施等资料,便于反恐、防火、设卡拦截、抓捕疑犯和维稳处突等制定方案。系统运行以来,成功入屋抓捕各类违法犯罪人员35名。3月5日,该所通过娱乐城楼层结构相片等系统信息,研究制定了详细抓捕方案,一举抓获1名网上在逃犯罪嫌疑人、1名贩毒嫌疑人和9名吸毒人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广州湾大道情侣码头预计国庆假期期间对外开放
  • 霞山交警逆风而行 扶栏清障护民安
  • 环卫工人清理城市垃圾
  • 攀岩夺冠 喜不自禁
  • 风高浪急
  • 吴川:转移群众3213人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