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13日联合发文向农村垃圾宣战,这是我国中央政府层面第一个专门针对农村垃圾的文件,打响了五中全会之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攻坚之役。(11月14日湛江日报)
十部门联合出台这样一份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指导性文件,无不彰显党中央、国务院对破解“垃圾围村”问题的决心和意志!
根据一些新闻报道情况来看,不容置疑,“垃圾围村”已成为困扰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影响村民生活的一件“大件事”。
据笔者观察,为解决“垃圾围村”问题,我市各地已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及村庄在解决“垃圾围村”问题上主动作为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总认为“慢点”也无关紧要。
诚然,乡村卫生是地方政府要提供的社会公共产品。对待乡村卫生问题,理应像城市管理一样予以同样的重视和对待。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政府或因重视不够或因财力限制等导致一度出现工作“缺位”。因此,本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改善农民最基本的生活生存条件的宗旨出发,致力于解决好“垃圾围村”问题,地方政府理应责无旁贷。
在此,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是,要破“垃圾围村”之困,一些村庄更要彻底抛弃“等、靠、要”思想,做到积极作为,主动“突围”、“破局”。譬如,要积极向村民广泛宣传卫生、环保知识,用卫生、环保知识武装村民的头脑,着力解决村民的思想意识问题。作为村民更要自觉地成为农村环境卫生的爱护者,不但自己要讲究卫生,打扫好自家庭院卫生,还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主动到指定的垃圾堆放点投放垃圾等。
唯其如此,才能形成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工作合力,才能让村民也能过上像城市一样卫生舒适的生活,才能留住乡村原生态、留住乡村美丽、留住浓浓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