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幼体的穿山甲都一律“不放过”,这就是对野生动物血淋淋的杀戮,不无令人触目惊心!
时下,一些不法分子面对严打整治之态势仍然抱着侥倖逃脱的心理,还在肆意猎杀、贩卖野生动物,将一个个本应在大自然里活蹦乱跳的精灵,一一化为国人餐桌上的一道道饕餮的“美味”。
猎杀、贩卖、加工野生动物的现象缘何屡禁不止?我想,不法分子藐视国家法律,为巨额利润所驱动固然是“罪魁”,而国人长期所形成的饮食陋习和餐饮文化,则是其“源头”、“祸首”。
长期以来,一些国人对饮食有着一种“猎奇”的心态,不管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越少见的,就越是趋之若鹜,就非得大饱口福一回不可,大有一种吃尽山珍海味也决不让人生留下遗憾之势。于是,“以吃野生动物为荣”的餐饮文化便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如何对待野生动物?的确,我们人类还没有完全觉醒,一些国人还很混沌!一些国人以“野味”为“美味”,只为一时之“口福”,却早忘却非典带给我们的伤痛;一些国人大肆猎杀野生动物,却不知终有一日其也会走向灭绝,人类也会变得“孤单”。
诚然,野生动物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是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旦人类将野生动物赶尽杀绝,野生动物这一生物链接节点定会断裂,地球生态将随之恶化,人类势必危在旦夕。不容置疑,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居住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如何保护好野生动物?以笔者看,首先要从重塑“餐桌文明”开始,让拒绝吃野生动物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其一,要广泛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尤其是要让这项宣传教育“进学校”、“进课堂”。鲁迅先生说:“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塑造了孩子的未来,更重要地是塑造了民族的未来。”因此,一定要像抓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防震安全教育那样,重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教育,确保保护野生动物的“高远”意识能真正进入下一代人心中。唯其如此,我们民族才有希望,我们人类才有未来。
其二,要大力曝光吃野生动物的不文明餐食行为。不但要大力曝光吃野生动物的不文明行为,还要通过修改相关法律,也要让吃野生动物者承担破坏生态的相应法律责任,谁胆敢再吃野生动物,谁就要为此付出代价。相信,这样不仅能有效堵住吃野生动物的“血盘大口”,更能有助于重塑“餐桌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