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30日《湛江日报》报道,市“五城同创”执行指挥部办公室创文工作组负责人向市民普及“创文”知识,呼吁市民积极参与“创文”,并指出市民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
2013年6月,我市下发了《湛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创文”工作正式进入紧张而有序的时期;而为了做好“创文”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我市相关部门联手合作,明确责任,推动“创文”建章立制及推进“创文”持续稳步开展,在此期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效显而易见。同时,在下阶段将重点开展志愿服务、培育评选和学习道德模范等工作,每一步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相关部门在为“创文”不遗余力努力着的时候,其实这也离不开全体市民的配合和支持,依赖于全体市民方能把“创文”更好更高效地开展下去,也就是市民是“创文”的主体。
市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创文”的成效。就在我们的身边,市民出行是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文明出行,抑或是随意闯红灯、乱闯马路等,又或者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架打架等,想必市民能说出其中的正确与否,其对“创文”的影响亦能一目了然。这是说,“创文”与市民密切相关,“创文”最终受益者是市民,又与市民的个人行为分不开;市民善于规范自身行为、善于“修身养性”,我们的“创文”目标更容易达到。
欣喜的是,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广大市民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创文”的重要意义,理解到城市发展离不开市民自觉主动,另一方面也在行动上予以大力配合。笔者近期在廉江廉城看到,在相关部门的督导和教育之下,闯红灯、不按规定戴头盔等不良现象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促进形成了驾驶机动车(摩托车)须戴上安全头盔的自觉,市民更加自觉规范自身公共行为,文明之风越来越盛。
下一步,该如何发力?笔者认为,我们的市民要把这“力”发得精准、及时。最简单的就是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真正以主人翁的精神呵护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这个道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为“创文”付诸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