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拜妈祖:告诉你湛江人最原生态的祈海

2015-12-31 10:25 来源:本网综合 作者:李文莉整理

    雷州靖海宫

    坐落于广东雷州南渡河畔的夏岚北村,距雷州城约10公里。

    此庙始建于明代,因庙临大海,而奉祀的又是被誉为“海峡和平女神”的妈祖林默娘,故取名“靖海宫”。现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靖海宫”建筑古朴典雅,宫里除神像外,还供奉着一块黑色的大石。这块石头相传以前有一位渔民海里拖网捉鱼,一天起网时,网里没有一条鱼只有一块大石。他气极,随手把石头抛回大海。但奇怪的是,他换了几个地方下网,都网起这块大石。他怀疑是神灵作怪, 便对石头许愿道:“如果你是神灵,就保佑我捕鱼满舱,我立你为神。”后来,他天天满载而归。渔民很高兴,便将石头立在沙滩上,盖起寺庙供奉。几百年来,这靖海宫香火不断 靖海宫离海边不过十余米,离海面也不过二三米高,但据当地渔民说,不管海上有多大的风浪,海水都打不到宫里。

    “靖海宫”有清代翰林李晋熙、进士何达聪等名人撰写的楹联墨宝。楹联碑廊前院镌刻历代名人为雷州及“靖海宫”所题的诗词、名句。碑廊正前面,用高2.5米,宽0.6米的名贵青石镌刻,拼成一墙高2.5米、宽25米的巨型楹联碑廊墙,碑文为我国当代着名书法家书写。现开辟 “雷州靖海宫楹联艺术碑廊”,此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手书。计划镌刻楹联400多副,首期工程镌刻当代全国30个省市200多位着名书法家自撰楹联墨宝100副。碑廊书法作品丰富,书法艺术诸体皆有,各具风格,神采飞扬,美不胜收。这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楹联艺术无疑是一大贡献,也是旅游者享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理想之处。 

◆硇洲岛津前天后宫

位于广东湛江市硇洲岛硇洲镇政府大楼北面约100米的津前管区办事处隔壁。又称“天后圣母宫”、“婆母庙”,以其奇异的祭典和古老独特的遗俗引人瞩目。

庙中天后坐轿,刻着楹联“像是莆田尼山吴祖,庙居津前正德元年”,向今人明示,天后信仰是由硇洲吴姓的先祖从福建莆田带入的。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日,硇洲岛上的渔民们会进行斋戒,执庙内仪仗轿抬天后坐像及簇拥着轮流在12个坐主家中供奉的行像神游“上坡”,回上街尼婆亭山墩前的天后宫“娘家”“朝堂”,供斋上香祭拜,并请戏班演戏酬神,热闹非凡。至廿三日天后神诞下午,在举行一系列朝拜仪式之后,再将天后坐像抬“下坡”送回津前天后宫内“开斋”,并继续在庙前演戏酬神。岛上投缘的青年男女亦纷纷趁此良辰吉日,结拜成“十兄弟”或“十姐妹”,请妈祖神为其作证,大家祭拜许愿,祈求人生事业爱情吉祥美满平安如意。

硇洲津前天后庙,还以文物众多而闻名粤西。明朝万历三年,雷州推官顾以锡为报天后显灵庇佑他在硇洲海面战胜海盗之恩,在津前天后庙前建石牌坊一座,上面书刻“海不扬波”4字,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佳话。清朝道光年间,硇洲振威将军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窦振彪,也专程献上产自福建的石雕狮子,安坐于庙前以酬谢天后庇佑神恩。同治年间,半岛吴川状元林召棠亦专门亲临硇洲,书题天后庙庙额真诚献上……数百年间,每当渔民或商人扬帆出海,皆先祀天后庇佑顺风安全,并在船头供上天后神位,古风沿习至今。每每“纤云召阴,劲风起恶,洪涛腾沓,快风摧撞”之际,庙祝会连撞大钟不止,传之久远,庙前旗杆顶端会火星飞升。于是,位于茫茫大海之上,束手无措、命系倾覆之舟之人,犹如遇见救星降临,呼天妃应答如响,望火星而速速航归,海上之人内心深处均会产生出一种安全之感。天妃之神,已成为航海之人呼唤内心平衡坚强的精神支柱。    

雷州乌石天后宫

清嘉庆二十四年铁钟

精致的清代木雕阁

    雷州乌石天后宫

    雷州市乌石镇是渔港镇,濒临北部湾,海岸线长28公里,是广东省主要渔港之一。在乌石镇人民街至港口处,有一座古庙——天后宫,庙内保存着丰富的古代文物,有明代宣德炉,清光绪十九年铜香炉,清嘉庆二十四年铁钟,精致的清代木雕阁,雕工精美华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据庙中记载,天后宫始建于元至顺年间,历经修缮,1958年拓展街道,建设新渔港而迁至今址,现已列为雷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不但建置历史悠久,又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大革命时期,程凤鸣、黄河在北和、乌石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天后宫就是乌石农会的会址。在抗日战争时期,天后宫是海三区抗日政工队常驻营地。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陈成禹同志带领武工队、收税队以天后宫为联络点,进行革命活动。直至解放海南岛时,天后宫还是我军某部与支前工作的办公室,渡海作战誓师大会都是在天后宫前举行。天后宫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海南岛的革命中,为革命斗争作出很大贡献,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重建的三墩圣娘

  ◆徐闻三墩圣娘庙

    三墩圣娘庙,位于徐闻县南山镇南山下村,即粤海铁路北港码头东北侧,铁道岔口西,前临琼州海峡大海,与海中三墩遥相呼应。左为清代三墩炮台岭,西为三墩港堤围,再过是仕尾村。北与陆地相连,不远处则为二桥南湾村,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遗址范围内的重要人文景观。

    三墩圣娘庙建于清朝,原规模不大,仅一间石室,而后不断修葺扩建,清未建成前后二进,座北向南硬山顶瓦房。文革期间被拆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复建,规模简陋,前后仅两进。经境坊村民倡议,于2008年9月在原址开基,12月竣工使用,面阔8×97米,进深16×2米,为重檐歇山顶结构,庙貌堂皇,顿成一处人文景观。

    天后圣娘是中国人的海上保护女神,是沿海渔村渔民敬奉的偶像,每年逢妈祖诞辰必大举庆贺,南山人的贺期为农历的三月廿一至廿三。廿一至廿二为外出游村探望子民。

    此外,据了解,徐闻县境内自新寮、海安、五里、角尾、西连石马一带的沿海,共有20多座妈祖庙。其中,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曲界天后庙(建国后被毁)、位于海安所城南门外渡头的水井天后庙、位于锦囊所城南门外和东门左侧的锦和“三座庙”天后庙、外罗天后庙、沓磊天后庙、角尾潭鳌“娘王庙”、徐闻城南翁农尾村“圣娘庙”、海安白沙埠“天后庙”,新西“三座圣娘庙”、东场“天后庙”,西连田四“天后庙”、水尾天后庙等不胜枚。

1234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海上“小蜜蜂”焕新再启航  “海洋石油165”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开赴油田采油
  • 湛江东海供电局开展“悦”读体验活动
  • 科学“赶集”掀热潮  湛江“三下乡”科普盛宴启幕
  • 2025中冠联赛吴川赛区4月27日开赛
  • 湛江市体验“中医药文化”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启动
  • 湛江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