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基村建设的中山中心小学美轮美奂。 记者 赖寒霜 摄
近日,横贯全村的吴川市黄坡镇唐基村24米宽的“商业大道”开通,设有人行道、绿化、路灯等配套设施。该大道已成为吴川市最宽大的村场大道。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银行、卫生院等公共服务单位和机械厂、农贸市场及100多家店铺。
村民感叹说,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村建设让唐基村释放出巨大能量,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吸引着周围村民前来经商或趁墟,当地4000多名村民也享受到城镇化服务和经济福利。规划出城镇化蓝图
走进唐基村,让人感觉这是一个铆足干劲蓬勃发展的乡村,村场规划有致,村居生态,楼房成排,商铺林立,宜居宜商。
唐基村是个有4380多人的大村,原先省道373线穿村而过,村民环路而聚,开店行商,形成人烟稠密、百货汇集的远近闻名商埠。省道改线后,唐基村民不甘商业日益萧条的局面,全面建设新农村。
2012年,唐基村成为湛江市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试点村,立即激起了村民按城镇标准打造新唐基重振商埠雄风的决心。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该村请来湛江资质单位,按城镇化的高标准对村场进行了全面科学规划,成为吴川市最早的高标准村级规划之一。从此,唐基村有了更高要求的新村建设和行动指南,占地2000多亩的村子被规划成新旧两村场,民房整齐划一,村道规划为大道,四通八达。全村分为商业区、居住区、生态区等产业规划和居住规划,全面融进城镇建设的新元素。
站在规划蓝图面前,村支部书记孙茂荣信心满满地说,“振兴唐基”的梦想把广大村民拧成一股绳,大家齐心协力,按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规模建设,出资出力,按“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六年建成功能齐全的城镇规模商业中心”目标阔步前进,目前各项建设全面铺开。唐基建设日新月异
一步一个脚印,唐基村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为扛杆,撬动全村跨越发展。三年多来,村民多方筹集资金,围绕读书、马路、环保等民生工程展开:
投入约600万元,改建中山中心小学,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年建成,教室配置多媒体教学平台等一流教学设备,漂亮的校园环境吸引参观者络绎不绝。改造、扩容、升级村幼儿园,使其升格为省级标准的镇中心幼儿园。
投入400多万元,建设唐基商业大道,大小街巷基本水泥硬底化,路灯绿化全配套。公私合作筹资建设地下排污系统,实现全村排污管网化。率先建成吴川村级生活污水处理池,实现全村废水无害一体化处理,村场建成4个垃圾回收点,成立村保洁队,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使全村干净、生态。改造村场3口臭水塘,建成灯光球场和省级标准农民健身公园,美化村容环境。
扶持建成黄坡第二卫生院,成为吴川唯一坐拥镇级卫生院乡村,
为村民及周边民众提供更便利优质的医疗服务。正在筹资100万元建设的“家庭服务中心”,将为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提供服务。
前期投资100万元的湛江市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启用在即,将实现生活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置为可堆肥,这将又成为该村民生建设的大亮点和先试先行的典范。
此外,唐基村推进土地流转,引导村民办起了多家农业企业,发展现代农业。村集体进一步发展工商业,办好市场和商场等经济发展实体。新农村迈向新城镇
三年一大变。信步新唐基,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是置身农村,村中各种软硬件设施齐全,新改造的商业大道气势恢弘,路旁分布着农贸市场、信用社、邮政储蓄所、卫生院等公共服务单位,商铺成行成市,超市、批发店等齐全,车水马龙,百业兴旺。村中有漂亮的公共服务中心和文化室、敬老院、妇女之家、娱乐服务场所等,村民不出村可购物、办事、娱乐。
村退休干部孙土德说,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积极推进城镇化项目建设,唐基基本实现了村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蓝图,村民也能享受到城市般的服务,我们不再羡慕城里人。
然而,唐基建设不止步,正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新村建设转型升级。商业大道按城市标准打造,扩大商业内涵。通过与有实力的公司合作,创办吴川市最大的中学学校。改造农贸市场,兴建现代大型功能市场,市场兴建三栋15层的农民公寓,一二两层为农贸市场和超市,实施股份制让村民入股分红。市场边兴建占地80亩的生态公园,与健身公园及下村娱乐场连成一体,唐基村正矫健迈出城镇化的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