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近段时间,在海北路的华盛新城,旁边“城市花园”建设,打锤声震得两腿发软,在百园路的单位上班,办公楼一侧的小区建设,大货车震动声终日不绝于耳。然而,看这些建筑外围,有围墙,上面还贴有各种宣传画,无妨观瞻。
城市要发展需要各种建设,但是在公共活动范围内搞建设,讲“面子”也当“里子”,及时做好规划、提高标准、严格管理,才能在发展中坚守住文明的底色。
规划上要坚持高起点。钱多的老板建高楼,钱少的老板建矮楼,没钱的占地皮等着卖,在这样的格局下,五年十年后,必然导致前面建了,后面再拆再建,不仅建设乱象横生,对市民生活影响也不断加深。所以,要从地皮管理开始,把住规划审批关,按照科学标准搭配推进,坚持下去,才能避免大拆大建、小拆小建、修修补补不间断的发展局面。
管理上要坚持严要求。有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上,要主动配合、自觉担责,不回避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商场、洗车场、建设工地等,在服务市民、推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周边带来一些噪音、扬尘等污染。只有直面这些问题,通过协调,在作业时间调控、消除污染源头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既保障行业发展,又不影响居民生活。
建设上要坚持高标准。城市毕竟不同于乡镇和农村,建设上依然粗放式推进,泥头车进进出出、打桩声昼夜不息,显然背离城市文明发展的价值追求。把城市建设标准适当提高,对一些设施设备和实力较弱的建设单位,要拒绝工程投标;对大规模的建设施工,要明确合理的时间段;产生高污染的建筑打桩等环节,要推进使用液压等先进技术。
沟通上要坚持多渠道。有的商场、洗车场、建筑公司,对自身建设引发的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只有政府有关部门找上门,才热情有加,对普通百姓往往不屑一顾。城市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建设者,参与各领域的建设,推动各行业发展,只有互相尊重,共同践行城市文明的价值准则,才能协调处理好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和谐共享的新局面。
总之,规划上把握高起点,管理上实行严要求,建设上践行高标准,沟通上保障多渠道,就能做到问题有防范、有干预、有举措、可沟通,推进城市生活生产等和谐运转,城市文明发展的步伐也会更加坚实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