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近期,雷州半岛的冬种辣椒再一次出现卖难情况,直观地看,群众一哄而上、市场开拓不够、种植单一等等都是原因,但是往深层次看,发展能力弱才是根本。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农产品滞销意味着发展受阻,当积极破解,开拓半岛经济发展新局面。
农民想借助季节反差,发展冬种作物,谋取市场优势,本身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在市场需求的把握上,往往重视产量、忽视质量,导致供需脱节。这充分说明,在农产品供给方面,需要各方面努力,找到科学发展路子。
科学把握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需求多少才生产多少。因此,冬种果蔬,不只是农民的事情,有关部门要及时介入、全程跟踪指导,特别是市场信息机构,要加强市场研究,把握国内冬季新鲜果菜的需求,在品种和质量上,拿出一个可靠的参数,结合周边冬种情况,为农民冬种生产指路。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和信息指导,农民的冬种就会陷入盲目跟从的状况,必然要遭受市场风险。
精准布局冬种生产,保障传统菜品供应,同时,积极开发一些新品种,满足市场新需求。坚持两条腿走路,有传统的也有时新的,本身可以实现互补。对市场来说,是一种调节,对农民来说,可以规避风险。所以,要做好品种和数量的结构布局。有条件的,发展新品种,没条件的,种植一些传统的果蔬。也可以统筹农户资源,集中各方力量,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集体抗风险能力。
大力开拓潜在需求市场,要善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相对优势,像河南组织农民集体到新疆摘棉花,陕西家政服务集中在春节期间进京,创造出不同时节劳动力资源的相对优势,才能占领市场。冬种果蔬也要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筹划,在时节、品种、数量方面建立比较优势,把强大的需求市场分解开来,与本地供给分层、分类对接,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农民的生产才能保持强劲动力。
着力培育现代化新型农民,让传统耕作的农民,摆脱小农经济思维,培育现代市场经济眼光。需要紧密结合深化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农民工回流等实际,系统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要大力发展科研、职业培训等公共服务机构,发展网络化教学和图书资源供给,引导农民通过不同途径,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自觉投入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大生产潮流中去,做能够驾驭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
积极推进三产联动发展,湛江是农业大市,工业刚刚起步,过份偏向某些工业项目发展,容易顾此失彼。国家推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对于湛江具有深远意义,最大价值点在于,可以把工业发展的着力点,调整到农业深加工上,对接市场需求,发展多层次多品味的适销产品,依托本地资源,把湛江制造业和加工业发展起来,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当然,对于雷州半岛来说,要从解决目前冬种蔬菜的生产、销售困境出发,系统谋划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必会有些困难,但是,只要思路正确,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半岛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教育科研资源,就会在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引领下,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下,得到充分运用,释放出巨大能量,推动切合实际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让雷州半岛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