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领导带头,主要是机关领导及部门领导。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领导难见,在一些机关部门,若你能见到领导,除了预约的,那也要靠一种运气,更奇怪的是。你要问工作人员,领导去哪了?除了众所皆知的开会,其余也是一问三不知。古语有刑不上大夫之说,现在是工作纪律管不到机关领导。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而不行。”试问一下,如果你作为单位领导都不把工作纪律当一回事,你却要求下面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这是不是有点象开玩笑?
还有,就是门难进,事难办。这关系到用人的问题,关键也是领导。试想一下,如果办事员是花了大价钱才爬这个重要岗位的,却让你轻轻松松的把事办了,这对得起谁啊?即使不用花钱,但能坐上这个关键的位置想必也是七大姑、八大姨等各路关系,人家就不能有恃无恐,恃宠生娇吗?你一介小民,又能奈我何?
其次是纪委监督。据说,纪委是反腐败的,但是,我所在的地方,几十年都没有出现几个腐败份子,这想必是纪委管控有力的缘故;自然,对机关作风的监督,更不在话下。纪委进行监督,一是进行季度考核,可借鉴年度考核的办法,但内容应更具体,如把年度考核的优秀,称职,合格,不合格变更为上班纪律,工作作风,思想学习,工作实绩等四项,由单位人员进行无记名投票,进行成绩排名,作为年度考核评选优秀的参考,若能进行末位淘汰,效果会更好,但估计实现不了。第二个方面是纪委要经常进行暗访,我的建议是,为了发挥积极性,市委应该给下属每个县(区)纪委下达任务,每个县(区)每月要完成一定的暗访任务,完成的任务要以录音、录像及视频资料(如上班时间打牌,下棋,上网打游戏,工作态度恶劣等等)为证。为了杜绝人情及关系网的困扰,纪委同志暗访不必局限在本县本区,全市各县各区都可自主决定,自由在全市各区各县选择部门进行,月底由市纪委进行汇总公布各区各县的暗访情况,以暗访实证资料来评估各县(区)纪委的工作成绩,并对机关作风恶劣的人员进行公开曝光,以儆效优。
第三是群众评议。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也不容易。主要是存在三个难题:一个是评议的平台,如何设立一个公开、透明、公正的平台,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本人建议是使用网络在湛江新闻网或碧海银沙网进行,但平台的设置要公平,合理,易操作。二是如何动员群众积极参加评议。这就要靠媒体及有关部门的宣传发动和设立奖励措施了。三是如何对评议的结果进行评估和跟进落实扩大影响,这是这个群众评议平台能否生存下去和基础。试想,如果群众的意见只是放屁,风吹过了耳,谁再会上来多费口舌,浪费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