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 遂溪县是醒狮之乡,醒狮艺术是遂溪县的名片,是遂溪县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遂溪醒狮团队作为我国、我省的民间文化艺术代表出席过不少国际交流活动,为我县赢得许多荣誉,为提升遂溪县的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通过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活动,使遂溪醒狮真正为一个全国人民所认知,有着极高的社会荣誉的民间艺术文化品牌。
但是,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相比较,遂溪县醒狮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却大为逊色,远远不及,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微不足道。
一、遂溪县醒狮文化产业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遂溪县有民间醒狮团250多个,表演从业人员一万多人,全年演出900多场次,总收入却只有400多万元。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虽然遂溪县醒狮团队众多,从业人员也不少,但总体收入不佳,年人均收入只有区区的几百元(当然个别人,个别团队收入可能较高)。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据本人的了解和分析,主要由以下几面原因所致:
(一)收入来源单一,时间苦乐不均。遂溪县醒狮团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依赖喜庆节日及礼仪服务。而这种服务有一个特征:特别时日,客户的需求大量集中,却因人员或人才有限而无法完全满足,而平常日子却因人员的闲置造成成本的浪费和负担。
(二)管理初级,自生自灭。由于遂溪县醒狮队主要是以乡村武馆为单位组建,大多数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有了收入,往往分光吃光,年年如此不求上进。
(三)人才缺乏,后继乏力。虽然,遂溪县高桩狮的技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掌握人员稀少,并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更由于难度系数高,选材范围窄(一般仅限于本村本族),难免会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况。特别是前几年安全事故出现后,遂溪县醒狮文化产业受到很大抵制,甚至有走下坡路的危险。
(四)业务范围小,推广力度和水平有待提高。遂溪县除许屋等极少数醒狮团队与外省市签订有长期商业演出合约外,其它醒狮团仅限于本乡本土,走出去的力度不够,与遂溪县醒狮全国性品牌的影响力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对促进遂溪县醒狮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以上几点,为振兴遂溪县醒狮文化产业,促进遂溪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本人建议:
(一)一个协会。醒狮团队的发展乏力,是因为没有一个很好的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和进行协调管理。根据遂溪县醒狮团队的实际,也为了醒狮文化产业的未来,遂溪县文化部门理应牵头组织一个醒狮文化产业协会,引导、协助和推动县内醒狮团队建设发展。
(二)一个龙头。积极引导知名醒狮团队向公司化转型,致力打造一个文化产业的企业龙头。首先,可以整合优质资源,促进人才的交流和合作,使醒狮团由初级的,粗放式的管理发展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形式的精细化管理,以集中人力物力,编排艺术性更高,观赏性更强的娱乐节目,更长久的吸引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其次,可以加速扩大业务范围,促进业务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可以在醒狮节目中,融入戏曲,歌舞,武术等元素,使其更具有故事性和现代性,组编成一个或几个大型的广场文艺节目。
(三)一个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对遂溪县文化艺术学校的支持力度,组建一个统一的醒狮艺术培训基地,向全国招聘老师,招收学生,争取打造出一个全国性的民间狮艺交流中心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培训基地的组建,一方面促进醒狮艺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醒狮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促进全国狮艺的交流和发展。还可以为遂溪县醒狮文化产事业培养大批人才,使醒狮文化事业后继有人,并不断发展壮大。
(四)一个醒狮文化艺术展览馆。遂溪县是中国醒狮之乡,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建设一个醒狮文化展览馆,充分展示遂溪县醒狮文化的历史沿革、艺术技巧、风俗文化、团队荣誉,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遂溪县醒狮文化艺术的认识和了解,对遂溪县醒狮艺术的发展有着长久影响和深远意义。一个醒狮文化艺术展览馆建设,有可能得到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若有更大的资金支持和综合规划,则有可能成为遂溪县的一个文化亮点和旅游景点。
(五)一条产业链。发挥遂溪县醒狮团队众多的优势,推动醒狮艺术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如狮头、器械及表演服装制作,狮艺的培训等等),特别是要注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快速推动遂溪醒狮产业向全国拓展。
(六)一个电视节目(或记录片)。争取与省级电视台合作,创办的醒狮选秀节目或记录片。电视节目可以提高遂溪县产生巨大的广告效应,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到醒狮文化产业中来,促进和带动醒狮文化产业上下游和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增强遂溪县醒狮文化事业后备人才队伍。
(七)一个节日。醒狮文化艺术节,以前也举办过,但不知为何停办了,应好好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新建醒狮文化广场的作用,为丰富市民的文化娱乐作出更大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