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勿让“限塑令”沦为“卖塑令”

2016-02-23 10:49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王书第

    湛江新闻网讯:为减少使用塑料袋产生的污染,多地提倡使用“环保袋”“菜篮子”,甚至推行“禁塑令”,试图破解塑料袋的难题。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遗憾的是,这一规定一直难以严格落实。(据2月16日<<湛江晚报>>)

    限塑令”在我国实施已有七年多,但效果并不明显,归根结底是环保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相比便携的需求,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感受并不明显。放眼年前购物高峰期,能见到自带环保购物袋出行的市民实属少数,在收银台付账时多付几毛零钱换取塑料袋也已成为习惯,限塑令的收费最终变成了商家获利。现实是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塑料袋收费只是让商家赚得盆满钵盈,限制使用塑料袋的环保理念却并未推成功,“限塑令”甚至沦为“卖塑令”,值得我们反思。

    显然,落实“限塑令”并非一件容易事儿,增强环保意识也非一纸“限塑令”就能实现的。当环境保护还未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时候,显然应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警示和引导,不能让“限塑令”成为一纸空文。让“限塑令”走出尴尬,如何落实才是关键。为了让“限塑令”的初衷达成,高额收费使用塑料袋未尝不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手段。现如今的塑料袋收费只在几毛钱中上下浮动,在当今的消费能力影响下,几毛钱的零钱花费早已不能动摇人们为图一时方便的心态,如果试想塑料袋的收费变升为几块,甚至几十块时,不少人应该不会再把使用塑料购物袋看成理所应当的事情,相信适应零钱消费的普罗大众也能学会自备购物袋出门的习惯。环保意识的养成在于点滴的改变。

    同时,需要政府部门转变治理思路。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后续处理同样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而且还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不如将治理的费用前置,用于防范污染产生上。将这些治理费用,用于补贴生产可降解塑料袋的企业,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保证商家购买的可降解塑料袋价格与之前不可降解的价格持平,谁还会冒着可能被罚款的风险去选择提供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呢?当然,除了资金补贴外,还应当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加快环保袋的创意研发,一旦环保袋比传统塑料袋更加容易使用,消费者自然会采纳绿色、可降解的环保袋。只有有多管齐下才能破解“限塑令”的尴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国最大吨位纯电抱罐车落地湛江
  • 徐闻“益企办”让菠萝产业旺起来
  • 2025年遂溪县第六届“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启幕
  • 粤西首城绘文明新卷 廉江以常态长效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 全球首创漂浮式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湛江交付
  • 深蓝逐梦启程!“湛江湾1号”铸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