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去年底,市民宋先生骑车经过霞山区坎坡村时,被立在路中间支撑电缆线的竹竿绊倒,不仅摔坏了电动车,人也重重地摔了一跤,目前仍在养伤中。关于电缆线低垂挡路存隐患的问题,再次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2月24日《湛江日报》)
电缆线低垂成“拦路虎”的现象,到底是一个安全问题,也是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正是由于电缆线低垂成了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而且目前来说尚未得到有效处理,相关部门更应积极主动挑起责任,让低垂的电缆线早日挺起“身子”,还市民出行一个安全环境,也还城市良好的形象。
报道中“这些电线可能是长年经风受雨,标识已经磨掉,从外表上看差不多都是一个样,无法辨别责任单位”,因而“低垂电缆难辨责任单位”。对此,笔者认为,有关单位和公司不止应重视前期电缆线建设工作,更要重视电缆线的后期管理。
前期,由于业务发展及市民需求,不少单位和公司纷纷增加电缆线“牵引”工作,加大力度敷设电缆线,为市民生活、工作、娱乐提供了便利,当然这些单位和公司也创收了一定的利润。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电缆线也会变“老”,一些标识也会落掉或模糊,甚至几家单位和公司的电缆线混在一起,着实难辨是谁家的电缆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关单位和公司不重视电缆线的后期管理和维护,或者压缩基本的检修作业制度,显然到头来电缆线低垂以及难辨责任单位的情况还是会出现。
因此,对电缆线的后期科学管理不应落下。事实上,在建设阶段,除了做好相关标识、识别标签之外,有关单位和公司还需要做好电缆线的巡检工作,落实工作检修制度,定期安排人员对各自负责的电缆线进行检修和维护,发现标识脱落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及时按照施工规范做好恢复工作,避免影响扩大化。当然,这要求有关单位和公司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社会责任感,本着服务市民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后续管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