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新闻网讯:清明节快到了,我想起了去年清明节的见闻。当天,我省广州、佛山、潮州、韶关等多个城市出现祭祖引燃山林事故,虽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却让大片山林烧毁,绿色植被遭到破坏。而就在笔者身边,当天回到乡下老家做清明,同样看到民众祭祖期间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却不小心燃烧了周边杂草,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令人揪心。
本来,清明节全家齐齐缅怀先烈,是一件既严肃又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清明节祭祖发生的不文明行为,而且并非个别现象,着实值得引起注意。作为现代人,清明节如何文明祭祖、如何在祭祖过程中倡导文明新风,无疑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出现这样那样的不文明祭祖的行为,一方面与部分市民防火意识淡薄密切相关,在拜祭时随意生火,拜祭完毕后没确保明火熄灭之后便离开现场,留下隐患。另一方面,是对清明节这个特殊日子的内涵理解不够,文明祭祖更是没有“派上用场”,因而部分市民未能很好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为先人坟墓清扫杂草的同时,不妨也对比自身行为,梳理一下那些不文明行为,革除社会陋习,共建和睦、安全的社会环境;别再让文明祭祖、爱山护林、防止火灾等成为一句空口号。
再者,清明节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有益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开展祭祖活动,广大青少年应能得到有效的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但当“一把火烧了山林”这样轻率行为出现之后,青少年的安全教育似乎面临尴尬局面,大人们这种“言传身教”显然不利于青少年日后健康成长。在这个角度来说,清明节文明祭祖的理念更应得到传承和践行,每个市民都需要为文明祭祖努力努力再努力。
正因如此,清明防火防灾除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市民文明祭祖的之外,更需要每个市民自觉规范自身社会行为,自觉遵守相关规章条约,祭祖过程中自觉文明拜祭,条件成熟后最好能够无烟拜祭,彼此之间做到互相监督、约束,维护安全、绿色山林,共建美丽家园。
一言以蔽之,清明节不妨也给自己的内心“扫一扫”,让绿水青山长存,让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更让美丽湛江更有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