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菠萝的海”。 通讯员 张再漾 摄
在超市货架上,一个海南金菠萝售价30元,一个徐闻巴厘菠萝却只有2元。同是菠萝,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当社会还在进行着“帮助徐闻农户销售低价菠萝”的公益长跑时,人们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菠萝品种上,在“低价阵痛”的反思里寻找出路。
“要想改变菠萝滞销或价贱的问题,在做好深加工,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也要做好种植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适当引种新品种,拓展品种多样化,做大做强多元化的菠萝产业。”徐闻菠萝种植大户郑先生说,政府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农户种植新品种,加强新品种研发技术和推广力度,通过种植高端的菠萝来提高经济效益。
这是金菠萝。通讯员 陈如约 摄
困境:金菠萝种苗稀缺
徐闻农业局农业技术人员王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引种菠萝新品种,一向以来都是持谨慎态度。目前,徐闻的菠萝种植还是比较粗放,往往哪个时候赚钱,哪样品种赚钱,农户就一哄而上,因此,容易发生扎堆上市,果贱伤农的事情。
据了解,2015年徐闻全县菠萝年种植面积26.8万亩,产量50万吨,产值18.59亿元,主栽品种为巴厘,种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8%,其次是卡因,约有1500亩。近几年,徐闻引进了一系列新品种,如台农16号、17号以及金菠萝等品种。
“引种须考虑种苗的适应度问题,比如台农16、17号菠萝,在1990年我们就引种过,虽然口感好,肉甜,但由于水分高,容易裂果,再加上天气热,保鲜运输成为一大难题,并且种植管理复杂,因此,没有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徐闻农业局局长杨仕煌说,因巴厘菠萝繁育快、成本低、技术含量低,农民一直坚持传统品种的种植。
虽然引进新品种的呼声持续高涨,但由于缺乏技术,引进的新品种偶尔会出现“水土不服”。然而,虽困难重重,但仍阻挡不住科技的进步。金菠萝的引种试验成功,犹如给菠萝产业打了强心剂。
“跟巴厘比,金菠萝的保鲜期更长、耐储存、易运输,市场价格也较稳定。”徐闻红星农场洪先生说,经综合考虑,金菠萝值得推崇,适宜在徐闻种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种植。
可是,让一些农户失望的是,在市场上难寻金菠萝种苗。而事实上,大部分农户对新品种的种植并不了解。
“想种但苦于没有种苗,只听说个别企业自己能培育,但还没量产出售。因为培育种苗对专业性要求很强,需要专业的农业科技机构完成组培种苗,试种成功了,大家才有信心。”某农场农业技术部负责人说,当时引种金菠萝时,订了半年才订到3000株,市场上几乎是一株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