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嘉宾用手机记录展出的各色水产品。郎树臣 摄(资料图片)
地利优
进军东盟桥头堡
到2010年11月底,湛江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对虾之都”,奠定了湛江市对虾产业集群优势。湛江作为全国最大的对虾产业基地,享誉七个“全国第一”:养殖面积全国第一、对虾种苗产量全国第一、对虾产量全国第一、加工规模全国第一、出口量全国第一、对虾饲料产量全国第一、全国最大的对虾专业交易市场。
坊间流传“国内每3只对虾就有1只来自湛江,美国每5只对虾就有1只来自湛江。”这并非虚传,在国内,湛江是南美白对虾的流通中心,占全国南美白对虾销售流通量的66.7%;在国际上,湛江的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销售流通量占全世界的15.4%,对虾出口额占全国的30%。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东南亚对虾交易中心,产品远销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墨西哥、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
而对于广大水产行业人士来说,湛江还有一大“地利”,那就是广东进军东盟的桥头堡,地理优势明显,地域影响力大,加上水博会邀请了不少外国商家、企业参展,为国内水产企业开辟国内外市场提供了便利。
目前,湛江出口至东盟的水产品主要为对虾和罗非鱼。以2014年为例,在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进口量相对较多,其中马来西亚进口量为5618.4吨、货值6519.64万美元,两项数据均超过了东盟从湛江进口水产品货重及货值的七成。
近几年,湛江与东盟双边经贸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额从2010年的3.3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前10个月的12.58亿美元,短短4年,在创下历史新高的同时翻了近两番,为中国-东盟“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添彩。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量将继续走高,且此次水博会,有大量东盟国家及其他国家的客商参展,为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带来了难得机遇,为中国水产品走向世界带来了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