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全长98.172公里的汕湛高速公路化湛段,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宛如一条彩绸,缠绕于山川河流之间。近日,本报记者与茂名日报社记者联手,深入一线探访汕湛高速化湛段的建设情况,记录高温酷暑下一线建设者的坚韧,以及在建高速公路的壮美。
化湛高速正在抓紧建设中。
现场:工人高温酷暑下挥洒热汗
推土机隆隆作响,运输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挥汗如雨紧张地作业。近日上午,记者在汕湛高速化湛段化州石湾月塘2号大桥施工现场看到,尽管热浪翻滚,高温灼人,但施工现场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在一具十来米长的钢筋笼前,电焊工李师傅正在一丝不苟地焊接着钢筋,火花随着其电焊钳的移动闪光。这位年过不惑之年的电焊工,已在高速公路工地上度过了十多个春秋。“由于是特殊作业,必须穿上厚厚的工作服,戴上焊接防护眼镜和面罩。电焊时面罩内温度很高,特别是焊接时闪出的焊花,还释放出一些气体,毛巾一来可以进行防护,同时也方便擦拭脸上的汗水。”当记者走近时,李师傅一边拿下电焊面罩,一边取下包裹在头上的毛巾擦着汗,与我们聊了起来。
化湛高速正在抓紧建设中。
烈日下,记者来到另一个建设工地——吴川林屋枢纽互通。汕湛高速在此连接沈海高速,只见这里已竖起一排排桥墩,工人们正在桥墩上忙碌着。在烈日的直接照射下,钢筋和扣件热得烫手,但工人们全然不顾,依然专心、专注地工作着。站在工地不到20分钟,记者已经全身湿透,工人的辛苦可想而知。
11时20分左右,记者来到位于吴川市塘缀镇的粤西国际机场互通,一股股热浪袭来,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当时,工人已经收工,施工单位铁十二局项目部总工范先贵告诉记者,目前正处于高温季节,特别是正午时分,施工现场的温度超过40℃,“每天我们的衣服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避免中暑,工人们每天早晨6时就开工,到11时停工休息,下午3时以后再开工,一直干到天黑。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让工人们避开一天里最高的气温,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人性化的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