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梁启清:勇于挑战的古稀老者

2016-08-21 15:1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江茜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艺无止境,我正在申报粤西地区木偶雕刻传承人,还有古建灰雕技艺传承人……要继续探索,精益求精,在不同领域开拓创新,把自己艺术创作和追求推向更高境界!”

    近日,记者在霞山采访了高级工艺师、园林建筑设计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东省优秀民间文艺家梁启清。

梁启清与其作品《海头天后宫抗法誓师大会》

    成长

    自学成才,被誉为“木偶大王”

    1945年,梁启清出生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吴川,“受身为民间手工艺人的祖父等亲人影响,我耳濡目染,从小对学习和钻研书法、美术和雕刻等文艺技能情有独钟。”他自学美术雕刻书籍,不到20岁时独立刻制的各类不同木偶,已广受行家好评和戏班乐用,在当地小有名气。他曾到广州美术学院、湖南省木偶剧团和广东省木偶剧团“充电”进修,边学习边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1976年,梁启清被湛江地区木偶剧团聘请,从事专业木偶造型、服装设计、道具、制作和舞台美术等,先后为《三打白骨精》《芙蓉仙子》等剧目,雕刻制作近百个形态各异的各种木偶。装上机关,木偶眼睛能上下开合,左右转动,通过眼神表现复杂的感情性格;手部关节能穿衣解带,点火喝茶,舞刀耍剑;有的甚至可以表演眼睛流泪,露牙吐舌,颈部伸缩等特技……梁启清对木偶的制作,不断创新,技艺日臻完美,炉火纯青,被誉为“木偶大王”。

雕刻笔筒系列之一——陈兰彬

    才华

    作品屡获全国、省级大奖

    20世纪80年代起,梁启清开始走南闯北,开辟新天地——到全国各地从事民间雕塑、景观建筑和城市雕塑等创作,精品不断。

    比如,1996年,梁启清受安徽省政府委托,参与大蜀山公园“安徽名人馆”的名人设计及造型雕塑;1999年,他应邀到海南三亚天涯海角的“鹿回头公园”,创作5.5米高的“月老”像;在湛江湖光岩风景区门口赫赫有名的“万寿神龟”雕塑作品,长22米、宽18米、高6米,一旁的“龙鱼”则高13米、宽9米、有8条小龙鱼围绕,还有“千年墙”的八十米浮雕故事壁画,均栩栩如生,大大提高了湛江旅游文化品位;南宁中国龙旅游文化艺术城的一公里“巨龙”;合肥包公文化旅游区收藏的包公雕塑头像……多年来,梁启清的雕塑作品遍布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等地,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

    荣誉的背后是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为了创作“万寿神龟”雕塑,梁启清买了有各种龟图片的书来看,认真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节目,甚至去市场买龟回家来仔细观察其神态、动作,“光是真的活龟,我就看了几十种!”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准备,才让后来经他手完成的“天下第一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湖光岩门前的“万寿神龟”

    创新

    自制特殊材料申报国家专利

    更为难得的是,成名后梁启清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勇于迎接新挑战、“搞搞新意思”。

    2012年12月的首届“湛江民间特色技艺展演”上,梁启清展示了自己的独特技能——两手各拿一支毛笔,同时写下“幸福湛江”等大字。“双手同书”技惊全场,使他获得了银奖。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又练起了双脚写书法,当时年近七旬的梁启清每天都挤出时间来练习用脚趾夹笔写字,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练成了!

    2015年,在第十二届全国民间工艺“山花奖”展评、中国(广州)民间工艺博览会上,梁启清的双手同书特技工艺——《一柱擎天开国运》,荣获全国博览会铜奖,这也是湛江人的工艺精品首次入围参评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该作品为双笔同书楹联——“一柱擎天开国运,双毫献艺颂中华”,通过特质材料设计精制成工艺品,古朴大气,特色鲜明。

    梁启清还在景观建筑和城市雕塑的原材料方面大胆创新,他按照特定比例,用“水泥+矿物质等其他材料”自制了特殊的合成材料。用该材料创造的作品,不仅外型美观,成本低廉,而且不怕日晒雨淋,经久不褪色,令人啧啧称奇。“这些特殊材料,我正在申报国家专利呢!”梁启清笑着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跳水女双10米台决赛  “湛将”组合全红婵/王伟莹获第五
  • 师生到中科炼化开展科技教育活动
  • 湛江海洋牧场的幸福牧歌
  • 空手道群众项目 “湛将”斩获男团铜牌
  • 无永远冠军 唯热爱永恒
  • 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网箱型工船试验平台——“湛江湾1号”抵达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