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姐很敬业,总会耐心教我们。”“全天24小时,不管什么时候打电话,她都会耐心答复我们”。提起湛江港集团第三分公司散机队的副队长王元芬,电气组的小伙子们滔滔不绝。
同事口中的这位“芬姐”,便是湛江港鼎鼎有名的“港口女汉子”王元芬。从业26年,王元芬凭借勇于担当的党员底色和精湛的电气维修技术,屡创佳绩,多次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党员”“优秀员工”“青年岗位能手”和“技术能手”等荣誉。
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散机队副队长王元芬。记者 刘冀城 通讯员 伍世金 摄
爱岗敬业 立足岗位作表率
冲锋在港口一线的女性不多,作为码头现场一名普通的女员工,王元芬丝毫不输男儿,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1995年,王元芬被分配到湛江港三区维修队当电气维修电工。港口电器维修工很辛苦,门吊机设备坏了,要爬上二十多米高抢修,站在隔栅上往下看,双腿都在抖;翻车机系统设备坏了,要钻入地下十多米的坑道去抢修,底下黑呼呼的,伸手不见五指……这份辛苦吓跑了不少同事,然而,她却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
作为班组里拔尖的技术骨干和唯一的一名共产党员,她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好领头人。
2015年的一个夏日,煤炭码头300#泊位作业热火朝天。晚上10:25,02#堆取料机突然发生故障,双流程作业被迫中止。由于故障点非常“隐蔽”,突击队成员迟迟没能“揪”出故障点。
“不排除故障决不罢休。”王元芬同小伙子们一起在队部吃盒饭吃干粮,累了在队部和衣而睡。眼睛红了,没有休息,腰酸了,无暇顾及。在她的带动下,抢修人员没有丝毫放松,直到44小时后终于排查出故障,调试正常。
2015年10月4日超强台风来袭。台风过后,她第一时间赶回公司,查看电气设备的受损情况。面对着9个转换房、13条皮带线上以及3台堆取料机的众多电气设备,她毫不胆怯,立刻与该队技术员研究制定电气设备恢复方案。经过几天的奋战,在她带领下,全体电工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配合该队技术员利用48个小时时间恢复装车流程线;80个小时全面恢复卸船流程线。
勤学苦练 勇于创新创佳绩
时代月新日异,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为了尽快掌握新技艺,王元芬经常缠着培训老师提问,并主动到书店购买相关书籍自学。
在日常保养中,她留意观察,勤于思考,率先提出在保养检查拉绳开关时带上一些润滑油加注在插销上,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插销生锈而更换拉绳开关。单此项建议就为单位节省费用近两万元。
2010年煤炭专业码头300#泊位正式试投产运作过程中,故障多而电气维修人员配置不足,维修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又大大增加了班组的工作量。王元芬经常深入现场,查找隐患,堵塞漏洞,解决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她还牵头开展技术攻关和QC活动,使得班员维修技术不断提高,电气故障率不断降低,为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乐于助人 帮扶困难同事
在班组成员眼中,王元芬这位散机队副队长既是领导,更是贴心的朋友。
去年冬天,在得知散机队维修工小黄父亲不幸患上重病住院治疗,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王元芬不仅自掏腰包帮扶小黄,还在微信群积极发起捐款倡议,给困难员工送去了寒冬里的温暖。
友爱、温暖的氛围创造了强的凝聚力向心力,散机队维修班这支平均年龄38岁的年轻队伍充满朝气和创造力。他们所负责的300#泊位设备工作出色,为公司打响装车楼装车、卸船效率品牌作出了突出贡献。运行至今,原设计能力为年1000万吨的300#较大地发挥了其作为港口生产主战场的能力和水平,月吞吐量高达1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