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联合蒲编非遗传承人拍摄蒲织品宣传片。
近日,湛江科技学院喜讯连连——“蒲草筑梦”实践团入选为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团队,“红心彩绘”实践团荣获湛江市廉江市石颈镇政府颁发的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无尽夏”实践团在阳江阳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果展示活动中荣获“教育创新奖”……
今年暑假,湛江科技学院组建89支实践团队、近1400名青年师生,围绕多个领域开展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学校团委与湛江市麻章区、遂溪县、徐闻县、廉江市共4个地区团委携手共建“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采用“1+N”校地结对模式,实现“高校供给一县镇搭台-村里实践”三维实践育人。
“将专业课实践、红色文化研学等活动融入‘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创新‘社会观察+思想引领+知识传授+素养提升’思政课一体化模式,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实验做到田野间、将所学用在一线中。”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罗如学教授表示。
团队墙绘合集。
团队与农户商定“湛江鸡”销售方案。
棒!他们成功入选全国专项活动团队
为探索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术,“蒲草筑梦”实践团走进湛江市蒲草种植和蒲织品的主要产地之一——麻章区太平镇。在蒲艺传承人的指导下,实践队员亲手体验了蒲编过程。一件蒲织品,经选草、晾晒、压扁、编织、修整等十多道工序才完成。
“蒲草筑梦”实践团指导老师、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石云“盯上”了蒲织技艺:“蒲织产品物美价廉、耐用环保。在图文编织技艺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材质、工艺和时尚元素,必定会成为学校服设专业设计作品动态展上的爆款!”
在历经14天实践后,“蒲草筑梦”实践团设计出了1个动画IP人物、18秒宣传动画、10种蒲草产品、16张海报设计以及55种服装饰品等,这些设计作品均无偿提供予太平镇粤恒工艺厂、一山编织厂等当地蒲织工厂,受到了工厂老板、太平镇政府的充分肯定。
酷!建在田间地头上的“村播学院”
越来越多农户希望搭上了网络直播的快车,但如何操作?这可令许多农户犯了难。
为弥合数字鸿沟、电商助农,湛江科技学院与北部湾农旅产业园共建“村播学院”,借助广东省电商协会、广东省电子商务人才孵化中心、广东青年夜校湛江基地、湛江市网络文化协会网络人才直播培训基地等地资源,探索“一站式”“1+N”的长效化培训模式。
“有的农户了解农产品,但是一站到镜头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开展“村播”课程教学的“团聚人才”实践队员眼见农户观望,“我先来一场,给大家打个样!”实践队员索性自己上,做起了出镜主播。“我给大家介绍下农产品背后的‘甜蜜故事’好不好!”直播间里一片盈盈笑语。
听着叮叮当当下单挺火,不少农户渐渐“上了道”:销售话术不够熟练,那就巧用提词小工具;农产品怎么定价,多类比同类型主播……慢慢地,百香果、香水柠檬、火龙果等一样样农产品卖出不错的销量。现在,入学“村播学院”的农户正一天天变多,已有50多人做起了直播,一个个直播间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赞!“鸡保姆”助力农户“智慧”养鸡
在湛江,“无鸡不成宴”,湛江鸡是湛江美食的金字招牌。然而“昭耀”实践团队深入多个养鸡农场实地考察发现:大多延续传统养殖模式——依靠经验、人工,不仅耗时大,还效率低。
“假设在农场部署智能化养殖系统,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对鸡群进行精细化管理与疾病前瞻预警,可以规避传统养殖模式的弊端,还可以提升产品质量与降低养殖成本。”团队指导老师林金泉侃侃而谈,他被农户们形象地称作“鸡保姆”。
这套“智慧”养鸡系统并不是空想,系统的技术基础来源于团队师生已成熟运作的“云上农场”项目,项目已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省赛金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国家级特等奖、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诸多省级以上奖项。
实践团队师生帮助养鸡农场日理万“鸡”,化身湛江鸡“新农人”、借助直播“新农活”,在十几天内就成功帮助农户成功交易3000多单。目前,“昭耀”实践团已和廉江市贯日创意产业园正式结对挂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长效助农机制。
美!“墙绘+绿化”弹奏庭院美化“曲”
走进湛江雷州附城镇南田村,“栀阳”实践团将雷州非遗文化“雷剧”与清代清廉楷模“陈瑸”故事等内容融入创作,一幅幅彩绘墙画将乡村装扮得焕然一新。
团队师生化身乡村“美容师”,以“乡风文化墙”为载体,用画笔实现村头巷尾“一键美颜”,一屋一特色,一景一生活,让墙壁说话、让建筑有声。
在湛江廉江石颈镇,许多村庄受客观条件所限,绿化率低,无日常休憩场所。“红心彩绘”实践团则通过开展“庭院设计”实践服务,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融合。
“现在村里的大路小路我都熟得很,村民也认识了一大半,算是半个村里人。”“红心彩绘”实践队长说。团队师生结合专业所学、村子的风土人情和屋主的生活习惯等,勾画设计图纸,设计改造方案,获石颈镇党委委员李德武在乡村绿化规划座谈会上多次赞许。
暖!“唠嗑陪聊队”叩开“心”的大门
“满天星”实践团在湛江廉江营仔镇组织的“智慧助老”活动获得群众连连点赞。实践队员一对一、手把手教学老人们,对地图导航、微信加群、扫码支付、预约挂号等功能悉数讲授,并普及网络信息安全知识。
“老人们渴望被需要、被看见、被陪伴,愿意在年轻人的陪伴下接触新鲜事物,但却总是难开口”队长梁怡苹观察发现。“满天星”实践团还组建了一支“唠嗑陪聊队”,敲开了不少“空巢老人”家庭的大门,用陪伴点亮“银龄”生活。
在茂名化州河西街道的多个社区,“童心之旅”实践队员活跃在大小楼栋里,进家入户开展走访活动。这支团队多年深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实践内容,曾荣获2023年广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实践队员化身“心灵导师”,通过开展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心理绘画、情绪树洞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开设心理健康、压力与情绪管理等系列课程。
像这样的实践团队还有很多,一群群穿着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实践服的年轻人在乡村、在社区、在校园,用画笔、用故事、用音乐等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据悉,暑假期间,湛江科技学院实践师生通过开展线上直播卖货等方式助力农户增收总计达13万元,直播点赞总量102.3万余次,实践成果宣传总浏览量达432万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