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一节生动有趣的科普课堂在麻章区麻章镇厚礼北村展开。课堂以“指纹的秘密”为主题,通过图文讲解、课堂实践、分组阅读等形式,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4月13日《湛江日报》)
以探索“指纹上的秘密”为切入点,调动孩子们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实践。如此科普学习在乡村课堂上进行,更加难能可贵。
科普教育不仅只是讲授知识,更为关键的是要点燃孩子们思想的火花,激发孩子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孩子们打开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经常有小朋友提问:为什么灯泡会发光?台风是如何形成的?这些“突发奇想”“奇思怪想”就是孩子们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表现,是培养科学兴趣的基础,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起点。
从课堂上的认真学习到科普活动中动手参与,再到积极解决生活中各种科学难题,如此锤炼出的科学素养,可以让青少年成长更有底气,为通向科学殿堂注入强劲动力。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期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做好科学教育。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不能囿于枯燥、流入俗套。科普教育要创新形式,提高质量水平,让更多青少年接受科学熏陶、感受科学魅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立志科学的种子。
湛江日报、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