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用“Z世代”语言讲好湛江非遗故事

2025-04-14 08:3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4月10日,湛江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东海嫁、洪拳(吴川洪拳)等2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列其中。(4月12日《湛江日报》)

近日,27个项目入选湛江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湛江非遗版图”愈发丰富。然而,在信息爆炸、流量至上的当下,如何让这些珍贵的非遗项目突破圈层,获得广泛关注与传播,成为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关键。“Z世代”凭借对流量密码的敏锐嗅觉和强大的传播创造力,正为讲好湛江非遗故事开辟新赛道,值得关注与点赞。

“Z世代”指当代社会的年轻一代、新生一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青年在网络这片互联互通的海域中玩得风生水起。他们擅长以年轻人的视角讲述故事,不仅把社交媒体的话语风格掌握得游刃有余,更容易在“共鸣”中“带货”,推动新一轮“爆款”出圈。

比如这次入选的“湛江虾饼制作技艺”,同样是介绍虾饼制作,抖音、视频号上“Z世代”就玩出了新意思。短视频里,镜头对准吱吱冒油的油锅,金黄酥脆的虾饼在其中慢慢成形,油花四溅间,一只只鲜嫩的小虾若隐若现。创作者用夸张的语气感叹:“这虾饼简直是碳水+蛋白质的神仙组合,咬下去咔嚓一声,鲜脆到灵魂出窍!”搭配上带感的背景音乐和醒目的字幕特效,瞬间抓住观众眼球。原本平常的虾饼制作过程,也在视频技术渲染下显得“神乎其技”。又比如小红书上,“Z世代”用精致的图文为湛江虾饼打造“氛围感天花板”。“一口穿越回童年”等描述,不仅分享虾饼的美味,还深挖其背后的文化底蕴、集体回忆,讲述虾饼制作技艺代代相传的故事,为虾饼贴上“湛江街头的非遗顶流”等标签。

“Z世代”语言具有简洁、生动、网络化的特点,能将复杂的非遗技艺“解码翻译”为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内容。这种年轻化的表达,能够迅速抓住年轻网友、潜在游客的眼球,让他们主动了解湛江非遗,进而产生到湛江打卡一探究竟的冲动。而且,“Z世代”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动性极强,他们的分享、评论、点赞能够形成裂变式传播,让湛江非遗故事传播得更远。由此观之,让“Z世代”参与非遗传播,很值得鼓励尝试。

从某种意义上说,让“Z世代”参与非遗传播,本质上就是一场鲜活的非遗传承实践。在传播过程中,“Z世代”并非简单复述,而是深度参与非遗的“二次创作”与传播。他们发起的新话题、标记的打卡点,吸引大量同代人围观、参与,让湛江非遗在一次次点赞、评论、分享中引起共鸣。这种参与,正是对非遗的创新性表达。

不过,追求流量和传播吸引力的同时,也不能舍弃非遗的“原汁原味”。“Z世代”在创作传播内容时,要确保非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为了流量而过度娱乐化、曲解非遗内涵。应引导和支持更多“Z世代”参与湛江非遗传播,搭建非遗传播的流量扶持平台,对优质的非遗传播内容进行推广,让湛江非遗在流量的浪潮中出新出彩。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两地三校”党建共建  共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剪枝!防风!减小伤害!
  • 湛江一中举办民族舞蹈大赛
  • 湛家美 “国家安全 你我共筑”主题教育活动举办
  • 岭师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研讨会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举办
  • 乌石渔港秩序井然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