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湛江晚报刊发一组“五一”期间志愿服务报道,有霞山区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送上节日贴心服务;有吴川市组织志愿者为困难家庭送温暖献爱心;有麻章区组织清扫垃圾,干净整洁过“五一”;有广东海洋大学志愿者走进幼儿园,为孩子们送上红色文化,一同欢庆“五一”。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在湛江举目可见志愿者在行动、在服务、在奉献。志愿者进社区、到工厂、去乡村,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服务百姓。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志愿者播撒满满的正能量,托举湛江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志愿服务是以无数微光汇聚的时代暖流,代表着一座城市精神文明的温度和高度。湛江现有百万志愿者,这是一支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有生力量,是湛江文明实践蔚然成风的生动写照,是市民信赖点赞的好人群体。志愿者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用真情服务社会、用热心感动他人、用行动传播爱心,那桩桩件件的做善事、行大爱志愿服务,在市民中传为美谈。
今天,我们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不由想到当年的雷锋;我们走近志愿者,自然地感到一股新风扑面而来;我们目睹了志愿者献爱心、做好事、行善举,深刻感受到湛江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感受到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
志愿服务不只是一次次热热闹闹的服务,也不能满足于做一件两件好事,更不满足于光在节日期间开展活动。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坚持坚守是志愿服务最大的特点。要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精细化水平,确保志愿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拓展志愿服务渠道,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欢迎更多人加盟其中,在热情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价值。要注重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生心中种下志愿服务的“种子”。要精心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紧扣民生民情民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志愿服务之花在湛江大地灿烂绽放,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广大志愿者的强大力量。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