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水泥能发电还能储电?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

2025-05-09 15:4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5月9日电(记者柯高阳)盖房子用的水泥能用来发电,还能当成“电池”储能。东南大学9日发布最新科研成果,该校科研人员研发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将高能耗的水泥变为“绿色能量体”,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助力。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超50%。针对当前建筑行业高能耗、传统光伏发电受天气制约、储能成本较高的痛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带领的科研团队以水泥为载体,研发了N型、P型两种自发电水泥基材料和自储电水泥基超级电容器。

实验结果显示,N型热电水泥的塞贝克系数(衡量材料热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为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高值的10倍;P型热电水泥的功率因数PF值(衡量交流电源效率的重要参数)是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高值的51倍,衡量热电材料热电转换效率的ZT值为传统水泥基热电材料最高值的42倍。科研团队还基于特种磷酸镁水泥研发了储能材料,制成储能墙板后可存储居民住宅约一天的用电量,与光伏配套使用可提升光伏利用率30%以上,降低用电成本超过50%。

“这项创新成果的研发灵感源于我们对植物根茎的深度观察。”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扬介绍,自然界中植物维管组织的层状木质结构不仅强韧,还能为离子传输提供“高速通道”,并通过界面选择性调控离子通过。受此启发,科研团队运用双向冷冻冰模板法,复刻植物维管的微观形态,并向层间孔隙填充柔性材料,实现水泥基材料高强、高韧、高离子导电率的统一,让水泥兼具建筑材料与能源载体的双重属性。

缪昌文院士表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在自发电与自储能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有助于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在建筑领域,自发电、自储能水泥制成的墙板可以降低建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未来这一新材料还有望拓展到偏远地区无人基站供电、低空飞行器续航补能等场景,应用前景广阔。

编辑:倪婉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驻村干部“跨界”当主播 遂溪农产品广州北京路“圈粉”
  • 徐闻菠萝主题邮局亮相“菠萝的海”
  • 中交四航局三公司开展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考试培训
  • 赤坎观海北路绿化带焕新
  • 中澳友谊花园萱草花盛开
  • “五一”假期雷州文旅融合出圈 文明乡风绘就城乡发展新画卷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从“物理搬迁”到“效能焕新” 持续为区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0
  2. 2 “一带一路”国家热带水果生产与加工技术培训班、非洲英语国家木薯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湛联合开班0
  3. 3 驻村干部“跨界”当主播 遂溪农产品广州北京路“圈粉”0
  4. 4 雷州北和镇调逻村文化大楼落成0
  5. 5 中交四航局三公司开展海上非自航船舶船员考试培训0
  6. 6 喜迎十五运!湛江“乒协杯”上演精彩“乒”搏0
  7. 7 余钢到廉江市开展调研、督导检查及巡河巡林工作0
  8. 8 吴川吴阳镇百名志愿者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0
  9. 9 广东省劳动模范詹艳桃:矢志不渝深耕“智慧蓝海”0
  10. 10 中海油服湛江片区2100多名员工海陆同坚守  用辛勤汗水保障增储上产0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