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以科技小院撬动湛江农业“大发展”

2025-05-20 09:33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许卫乔

随着廉江黄鸡科技小院和麻章马友鱼科技小院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湛江的国家级科技小院数量增至5家,覆盖珍珠、对虾、火龙果、黄鸡、马友鱼等农业特色领域。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标志着湛江在探索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找到了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的精准结合点。

以往,湛江传统农业依赖“看天吃饭”的经验积累,而现代农业的核心在于科技驱动。湛江科技小院的建设,本质上是一场对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以麻章马友鱼科技小院为例,马友鱼曾因种苗繁育技术受制,养殖户长期依赖野生苗种,风险高、成本大。科技小院引入高校科研团队,联合企业攻关人工育苗技术,成功突破种源“卡脖子”难题,直接带动养殖规模翻番。科技小院以“问题导向”将实验室搬到田埂边,让科研成果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科技小院的独特价值,在于打通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闭环。如湛江对虾科技小院,科研团队针对养殖户反映的病害频发问题,开发出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实时预警水体异常;同时联合电商平台打造“湛江虾”品牌,推动对虾从“论斤卖”转向“论只卖”。这条“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品牌塑造—市场拓展”的链条,让湛江对虾产值三年内增长25%,成为全国对虾产业的风向标。这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更重塑了农业价值分配机制——农民从产业链末端的生产者转变为参与技术分红、品牌溢价的利益共同体。

科技小院的另一重意义,在于其为乡村培育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如廉江黄鸡科技小院,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每月开设“田间课堂”,讲授生态养殖、疫病防治等技术,200余名养殖户获评“新型职业农民”。这种“技术下沉”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更激活了农民的主体性。当传统农民转型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乡村振兴便有了内生动力。

湛江科技小院的扩容,为湛江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当前,5家国家级科技小院虽覆盖我市多个特色产业,但是徐闻菠萝、遂溪甘蔗、廉江红江橙等传统优势品类仍需科技有力加持。

编辑:何海清
值班主任:苏碧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百岁老人何培昌:“湛江是个宜居之地,生活很舒心”
  • “爱心助残服务一条街”多元服务温暖开市
  • 报小图·体育|2025年全国青少年游泳巡回赛湛江站举行
  • “运动好习惯,活力大课间”课间操比赛启幕
  • 义诊活动走进遂溪县工业园区
  • 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 开拓创新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