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荔香时。5月21日,记者在徐闻县迈陈镇的2万多亩“早熟荔枝”基地看到,第一批早熟荔枝挂满枝头,呈现一片“荔红人欢”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徐闻县通过引进荔枝新品种、改良种植技术、优化连片种植等方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打造中国大陆最南端“早熟荔枝”特色品牌,绘就了乡村美“荔”画卷。
徐闻县迈陈镇果农在采摘第一批早熟荔枝。
科技赋能提升“荔”质
徐闻县野生荔枝最早出现于汉代。徐闻县地处雷州半岛南部,阳光充沛,土地肥沃,非常适合荔枝的生长。目前,仅迈陈镇种植面积就达2.5万亩,以迈陈镇“北街荔枝”为代表的徐闻荔枝已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徐闻县积极引进荔枝新品种,带动种植户进行新品种“无核荔枝”“冰荔”“仙桃荔”“岭丰糯”小规模试种。驻镇工作队开展“种植培训讲座”指导种植等活动,发挥党员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带领荔农改良嫁接新品种,传授绿色种植技术,为荔农增收提供技术指导。
北街村党总支书记刘妃健带头包片种植40多亩,让群众吃下种植新品种的“定心丸”,增强种植户对新品种的信心。在他的带动下,通过举办荔枝种植培训班,传授种植技术、市场环境、上市时间把控等方面知识,培育种植户不断加强荔枝品质管理。目前,联农带农107户,年产量达820万斤。
徐闻县农业农村部门还经常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荔枝园指导种植户授粉、挂果,解决病虫害问题。还组织群众到北街荔枝文化广场开展活动,分析市场需求,分享各自种植荔枝经验。
乡村振兴“荔”业兴旺
广州南沙区驻迈陈镇工作队队长何仲彬告诉记者,第二批工作队进驻后,对北街荔枝产业进行全面升级,推动荔枝产业发展壮大,截至去年底投入“631”乡村振兴资金400多万元,打造“中国大陆第一颗先熟荔枝”公共品牌。
驻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投入南沙自筹资金45万元,将荔枝基地去年遭受台风破坏的房屋改造成种植技术培训室和仓库,积极推进龙潭村荔枝产业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基地种植荔枝、青椒、甜玉米、沙葛等各类蔬果,其中已种荔枝600余亩,每年对外地购货商批发销售超50万斤荔枝,带动当地及周边的450多户农民种植荔枝2000余亩,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100人。
多方联动助“荔”出圈
为了提升荔枝的市场附加值,延伸产业发展链,徐闻县迈陈镇多方投入400万元优化升级荔枝产业园,补齐冷链物流、道路交通、加工车间、北街荔香民宿等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北街、龙潭荔枝种植产区两大基地,推动荔枝产业园转型提质。
积极推进“迈陈美‘荔’产业生态园建设项目”,围绕荔枝文化广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配套建设房车基地、民宿基地、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打造一个有地域特色、设施完备、文娱旅游的“农+旅”产业生态园,目前园区内民宿已经建设完成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