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方日报编辑部
鹏城五月,草木葳蕤,万物竞发。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拉开帷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聚焦文化产业领域,从总量规模稳健攀升,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再到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4万亿元大关,文化九大行业营收全面增长,文化新动能持续发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与新引擎。
以“文”会友,“博”览天下。自2004年创办以来,文博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不仅展现了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而且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时代风采。深入挖掘文化价值、创新文化表现形态、推动文化与其他经济业态深度融合,文博会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为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写下了鲜活注脚,有力推动着我国文化产业迈向繁荣兴盛。截至上一届,历届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超过4.5万个,成功链接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超过7万个,不断擦亮“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金字招牌。
文博会既是万众瞩目的文化盛宴,也是万亿交易的超级平台。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配套500多场精彩纷呈活动……本届文博会“顶流”新朋友多、AI科技感足、首发首秀密、“文创中国”阵容强、国际化程度高,将努力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超级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超级发布平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超级共创平台、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台、文化企业与品牌超级传播平台和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超级展示平台。
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增量也是引擎。多年来,文博会凭借强大的吸引力,每年汇聚国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辐射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实效最强、影响最广的展会。在各地和广大企业全力寻商机、拓市场、抢订单的当下,本届文博会精心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全力推动产品交易、服务贸易、项目合作与文化投融资,提供覆盖展前、展中、展后的全流程、全年化服务,致力于推动文化与产业“双向奔赴”,将进一步推动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助力交易成果再上新台阶。
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文博会集中呈现了文化产业的前沿成果与创新方向,成为洞察行业趋势、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窗口。本届文博会将举办超过120场“首展”“首秀”“首发”;特别打造地方文化展区,汇聚各省市精挑细选的文化龙头企业与匠心之作;全新升级“文创中国”展区,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潮流;非遗展区、工艺美术展区、老字号展区、乡村文化振兴展区等特色板块,更是会令人眼前一亮……借助文博会这一文化创新成果“超级转化器”,更多文化瑰宝将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新生,彰显出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光芒。
文化和科技相伴相生、相互促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展现出无限可能。本届文博会紧紧围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全新增设人工智能展区,汇聚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长青顶流企业和破圈新秀企业,全国最新AI机器人矩阵将现场花式秀绝活,同时AI全场景应用将推动展会全面重塑升级,“文化+科技”“文化+创意”等新产品新场景不仅将带来互动式沉浸式的精彩体验,还将充分展示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前景,推动更多“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文化出海打开一扇交流互鉴之门。从火爆海外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到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越来越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世界影响力。本届文博会吸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参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同时特别设立文化出海展区、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展区等专题展区,组织具有出口潜力的文化企业参展,借助头部跨境电商平台资源优势,为企业开辟全球市场。
共赴文博之约,共建超级平台。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本届文博会将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打造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有力交易实效的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会,成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化盛会,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注入澎湃动力。
总策划:刘启宇
总统筹:黄灿
总执行:侯小军 徐林
策划执行:郎国华 陈志
统筹执行:王溪勇 陈枫 何又华 孙朝阳 罗彦军
李贺 陈戈 林焕辉 王海军 陈韩晖 甘雪明
内容统筹:李培 赵兵辉 袁佩如 吴少敏 丁建庭
郭珊 高静宁 赵文君 黎咏芝
编辑统筹:林旭娜 李杰伦
美编统筹:张芬 彭雳
校对统筹:洪江 钟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