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积极守护生物多样性之美

2025-05-22 22:31 来源:湛江云媒 作者:记者许翠燕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现场。 坡头区自然资源局提供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为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生物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月21日,湛江市自然资源局联同坡头区自然资源局、坡头镇人民政府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科普资料、宣传品等方式向群众宣传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爱护自然、保护红树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鸟类保护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蓝喉蜂虎在分享美食。 通讯员程立 摄

爱鸟护鸟  合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天成台鸟况极好,今天我们拍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蓝喉蜂虎、栗喉蜂虎。”5月22日,近100名爱鸟人士集聚雷州乌石天成台度假村开展观鸟拍鸟活动。

在他们的镜头之下,蓝喉蜂虎或在树枝上栖息,或在分享美食,“中国最美小鸟”栗喉蜂虎在空中精准捕食,其动人的神态、身姿让人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美妙。

湛江拥有丰富的湿地、海岸线和森林资源,是鸟类生活的乐园,也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秋冬季节,大批候鸟飞来湛江越冬。

“截至2025年2月21日,湛江鸟种数量已经记录到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1种,包括勺嘴鹬、黄胸鹀、中华凤头燕鸥、白鹤4种极度濒危鸟类。”湛江市爱鸟协会会长程立指出,近年来,我市鸟类种数持续增加,说明了监测范围、强度增加,观鸟爱鸟人士也在增加,同时说明了湛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近年来,湛江市爱鸟协会以观鸟、护鸟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大范围、长周期鸟类调查监测,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开展打击非法盗猎、破坏环境行动,为鸟类营造更安全的生存环境,助力维护本地区生物多样性。同时,大力开展爱鸟护鸟宣教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引导更多人加入爱鸟护鸟行列。

为更好地传播鸟类保护及生态文明理念,助力打造“鲜美湛江”,2024年6月,湛江日报社与湛江市爱鸟协会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携手通过新闻报道、专栏宣传、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对鸟类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共同守护共同的生态环境。其中,双方共同举办的“飞鸟与海”2024年鸟类调查体验直播活动,吸引超过30万人次观看。

栗喉蜂虎空中捕食。  通讯员程立 摄

制度护航  红树林保护修复更规范科学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湛江市是全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地级市,红树林面积多达6687公顷,占全省58.4%、全国22.1%,拥有全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我市凝心聚力建设“红树林之城”,扎实推进绿美湛江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2024年以来,全市完成红树林营造与修复426公顷。完成徐闻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营造修复任务,雷州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营造任务已完成过半、修复任务已完成。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市以建章立制为抓手,全力完善红树林保护制度体系,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全市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我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其中《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2021-2025年)》科学规划红树林生态修复区域,明确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作为红树林造林项目主战场,引领全市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湛江市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相关部门责任。2024年1月10日,《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颁布施行,这是全省首个红树林资源保护地方性行政法规。

此外,《湛江市开展打击破坏红树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红树林资源破坏查处整改工作指引(试行)》相继印发,建立起打击破坏红树林违法犯罪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红树林资源破坏查处整改工作流程。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苏碧银
值班编委:梁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聚焦第二十一届文博会|湛江展馆“鲜美”出圈 海洋文化+文旅融合引燃湾区热情
  • 廉江荔枝开启全球抢单模式
  • 徐闻:“早熟荔枝”绘就乡村美“荔”画卷
  • 雷州英利推出荔枝认养计划,客户可“云认养”荔枝树
  • 遂溪乌塘仙品荔“抢鲜”登陆山东
  • 小满:雨水充沛 万物初盈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