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上午,雷州市人民法院重拳出击,成功执结一起涉防洪安全和罗灵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公益诉讼案件,依法强制拆除了位于企水堵海排洪大闸上游及周边的违规养殖塘,为企水镇堵海大坝排洪及罗灵河综合治理工作扫清阻碍。
雷州法院干警现场执行。
违规堵海破坏生态
2012年11月,雷州市企水堵海工程管理处与周某签订多份承包合同,约定将企水堵海纳潮沟、排洪大闸上游粗养池及东侧6-10号虾池承包给周某管理,承包期15年。自2022年12月起,周某不仅长期拖欠租金、电费及油料费未缴纳,还为牟取利益,在企水镇堵海大坝上游河道内违规围河造养殖虾塘,侵占罗灵河河道,对流域行洪畅通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企水堵海工程管理处遂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合同、收回场地并追偿欠款,周某则以“提前收塘致损”为由不愿归还场地。
罗灵河出海口违法围河养殖问题引起最高检察院的高度关注,广东省检察院将其列为公益诉讼重点督办案件,雷州市人大、政协、政法委、检察院高度重视该案,雷州法院主动作为,迅速处理此涉罗灵河流域案件。
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长期拖欠费用构成根本违约,管理处依法享有合同解除权。但关键在于,案涉场地位于企水排洪大闸上游关键区域,周某的围河造塘堵住罗灵河河道,既破坏了罗灵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又对泄洪通道构成极大威胁,此事涉及公共安全,必须尽快处理,然而周某不服,提起上诉。2025年6月5日,湛江中院依法作出二审判决:限周某十日内清理养殖物、附属物并返还全部案涉场地,向管理处支付拖欠的106,000元及利息。
执行现场。
强制执行消除隐患
判决生效后,雷州法院双管齐下行动起来,一方面立即启动应急机制,6月23日执行立案后,院班子带队奔赴现场,顶着烈日对排洪闸口、虾塘的位置、面积、结构等进行详细勘察,通过无人机航拍、GPS定位等技术手段,精准掌握现场情况。雷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吴春鸿组织召开多部门专题部署会,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确定群众沟通协调话术等,最终敲定一套“风险可控、高效推进”的执行方案,确保执行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执行法官多次与周某展开谈话,告知周某不清理违章搭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劝说周某及时履行清退义务。
判决生效十日内,周某并未及时履行清退义务。为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罗灵河河道以畅通,雷州法院果断启动联动执行程序。7月9日清晨,在市政法委的支持协调下,雷州市法院组织90余人的执行队伍奔赴执行现场,在人大代表、市政协、检察机关的监督见证下,依法对案涉区域进行强制清场。执行人员有序指挥机械设备进场作业,对阻碍行洪的附属设施进行拆除与清理,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威胁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终于消除。本案的顺利执结,是雷州法院以司法力量护航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下一步,雷州法院将持续融入流域系统性治理大局,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用法治力量守护江河安澜,助力绿美雷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