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美赤坎,缤纷暑假。为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赤坎红色历史,从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7月19日,由赤坎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指导,赤坎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主办的“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红色研学游系列活动在赤坎区博物馆启动。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以“实地参观+情景讲解”为模式,精心选取赤坎区具有代表性的红色革命遗址点位,让青少年从书本走向现场,从“听说”变为“亲历”。20多名来自辖区各小学的青少年走进赤坎红色革命遗址,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温度,在互动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
研学队伍首站来到晨光小学,这座承载着特殊使命的校园,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广州湾中转站的秘密据点。在展厅内,专业老师给队员们介绍晨光小学,当时的校长许乃超以学校为阵地,通过家访、晨会等方式,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宣传革命思想,培育了大批革命青年。
在广州湾抗日赈灾会旧址,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了广州湾商会会馆成立的历史,并介绍到:1937年,晨光小学校长、中共党员许乃超在广州湾商会会长陈澄甫和社会知名人士冯凌云等人支持下,以广州湾商会的名义成立“广州湾抗日赈灾会”,发动商号和群众捐款援助抗日前线的历史。1939年9月,日军进犯广西灵山等地。许乃超还以广州湾抗日赈灾会的名义组织成立了以晨光小学党员和进步师生为主的“广州湾赈灾会战地救护队”,救护队两度奔赴灵山支援前线。
在中共南路特委交通联络站“长发庄”旧址,研学队伍认真听介绍:1945年2月,中共南路特委书记周楠、组织部长温焯华等人在赤坎龙总督路(今和平路)开设“长发庄”商号,作为南路特委机关和交通情报联络站,领导南路各地建立抗日武装斗争。
本次活动举办方有关负责人表示:“红色遗址是最生动的历史教材。我们希望通过让青少年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所触,让革命历史从文字变成画面,让革命精神从概念变成信仰,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此次研学游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了解赤坎区的革命历史,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爱党爱国的种子,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行动,将在少年们的成长路上不断延续。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