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百万英才汇南粤”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2025年赤坎区重点人群夜场招聘会在赤坎区万象金沙湾广场举行。(据7月29日《湛江日报》)
诚然,赤坎区这场带来1500个岗位的夜间招聘活动,不仅是一次就业服务的创新实践,更折射出城市就业服务体系的温度与精度。
这场招聘会的巧思,首先体现在对求职者需求的精准把握。避开日间高温与工作时段,选择傍晚黄金档,既照顾了应届毕业生的时间,也为在职跳槽者提供了便利。正如求职者赵先生所言,夜场模式解决了“想参加却没时间”的痛点,这种从群众实际出发的安排,让就业服务不再是冰冷的流程,而成为贴心的关怀。
“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更彰显了就业服务的时代感。60多家企业、1500个岗位的规模,叠加直播带岗的新形式,打破了物理空间限制,让招聘信息触达更多群体。赤坎区总工会的“主席直播招聘”,则以“娘家人”的亲和力拉近了企业与求职者的距离,这种政企联动的创新,让就业服务既有官方背书的公信力,又不失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力。
招聘会设置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专区,以及零工市场服务,构成了全方位的就业支持网络。这不仅是岗位的简单对接,更是对求职者全周期就业需求的回应——从政策解读到职业规划,从长期岗位到零工机会,这种“一站式”服务体现了就业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质量跨越。
在当下就业市场面临结构性挑战的背景下,夜场招聘会的意义远超一场活动本身。它探索了公共服务的“错峰供给”模式,证明了只要贴近群众需求,就能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地;它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就业服务不必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创新形式、优化体验,才能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笔者相信,一场场“家门口”的夜场招聘会定能真正成为连接求职者与岗位的桥梁,不仅会点亮求职者的希望,也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