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助力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创新,岭南师范学院青村时光突击队于7月3日至11日深入麻章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前期培训、红色文化传播、社会工作者群体深度调研以及多平台宣传,形成“实践-研究-传播”闭环,为基层社会工作发展注入新动能。
前期筹备:夯实基础,凝聚团队力量
6月15日,指导老师胡林琦通过腾讯会议组织全体队员开展线上培训,围绕调研方法、基层沟通技巧、安全规范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并模拟实践场景演练,确保队员“带着问题下乡、带着方法服务”。
6月28日,青村时光突击队参加岭南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队员们郑重宣誓,彰显青年担当。
次日,在队长张泽琳和副队长郑思怀的组织下,青村时光突击队通过破冰游戏、分工协作等团建活动,快速提升凝聚力,为实践任务的高效完成奠定基础。
红色传承:光影献礼,厚植家国情怀
7月1日,突击队策划拍摄爱国影视经典片段创意视频。队员们模仿《觉醒年代》《建党伟业》等剧目中的高燃场景,结合岭南师范学院校园文化资源进行本土化改编,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生动诠释革命精神。活动视频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微博等平台发布,网友留言称赞。
基层实践:政校联动,精准服务社工群体
7月3日,在胡林琦老师的带领下,团队走进麻章镇社会工作服务站,与陈心逵站长深入交流。陈站长结合当地留守儿童帮扶、社区矛盾调解等案例,为队员们梳理社工服务难题,并共同制定“青年社会工作者的自我领导力”与“社会工作行政者情绪劳动”双线调研计划。
7月4日-11日,团队分两组展开行动。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分析12名青年社会工作者的自我领导力、心理资本及职业满意度,提出“建立社工成长档案”“优化督导机制”等建议,助力社工队伍专业化。
聚焦6名机构管理者的情绪劳动,结合服务站情绪支持小组运作模式,探索“组织-个体”双维度的情绪调节策略,为提升社工职业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持。
调研期间,队员们累计走访村庄6个,线上线下发放问卷500余份,形成2万字报告。
全媒体传播:矩阵发力,扩大实践影响力
团队创新宣传模式,构建“短视频+图文+深度报道”传播矩阵。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微博发布实践纪实视频共124个。微信公众号推出“青之音”“村之行”“时光之恋”专栏,发布推文26篇。实践成果被央视网、中国日报网、国际在线、未来网、环球网、环球时报、中国网、中国教育在线、中国乡村振兴网、中国农科新闻网、智慧中国、大学生云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转载和报道,形成“校地联动、青年有为”的示范效应。
实践总结:青春不散场,奋斗正当时
此次活动中,青村时光突击队以“专业+情怀”双驱动,既为基层社工提供了数据支持与对策建议,又通过红色文化传播、社区服务等行动践行了青年使命。队员们纷纷表示,从校园到乡村,他们读懂了责任二字的分量。未来将继续关注社会需求,用青春智慧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