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遂溪北潭蚝”喜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成为广东省9个入选产品之一,也是湛江市本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农产品。(据7月31日《湛江日报》)
这份沉甸甸的“国字号”荣誉背后,正藏着一个沿海小镇的破局之路——以生态优势撬动产业升级,用特色农业激活乡村振兴。
北潭蚝的突围之战,始于对生态禀赋的敬畏与坚守。20公里原生态海岸线如翡翠环绕,6000亩红树林织就“天然生物滤池”,与九洲江入海口咸淡交融的独特水域相拥,共同孕育出北潭蚝“肥嫩脆甜”的独特品质。养殖户们恪守“慢养出精品”的古训,三年时光的自然滋养,让每个生蚝都成为“生态红利”的鲜活载体。检测数据印证着这份坚守的价值:其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较普通生蚝高出30%,这组数字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的注脚。
这份认证的背后,更藏着政企协同的“合力密码”。市级层面统筹规划、专家团队全程护航,县级深度融入“中国第一甜县”品牌战略,镇级锚定“生蚝小镇”培育产业集群,三级联动构筑起全链条服务体系。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化身“金牌推销员”,借力电商平台、展销活动打通销路梗阻,让这份“地方鲜味”跨越山海,香飘湛江之外。这种“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农户参与”的创新模式,彻底打破了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局,生动诠释了系统思维对产业发展的催化效能。
如今,小生蚝早已撑起大产业的骨架。2万余亩养殖基地铺展在滩涂之上,年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上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北潭蚝不仅稳稳占据珠三角近三成市场份额,更让村民年人均收入成功突破2万元。“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将分散的养殖户紧紧拧成发展共同体,完美实现了“养殖在滩涂、收益进农家”的良性循环。而规划中的刺身级生蚝全链条基地、生蚝主题特色村,更预示着产业即将从单一养殖,向“生态养殖+科技研发+休闲旅游”的三产融合方向华丽转身,附加值提升空间不可限量。北潭蚝的晋级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深刻启示:特色农业的破局之道,既要扎根本土生态优势,把“土特产”做精做特,守住品质根基;更要善用系统思维,以品牌化赋能、全链条升级、政企协同激活发展动能。